劉彬
摘要: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科目,貫穿于小學教育教學的始終。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閱讀技能是是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容忽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更高一層次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培養自我修養需要增大閱讀量,增加見識,豐富自我,這就要求學生從小養成閱讀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就成為讓學生增強自我修養的開門磚。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
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呢?
1、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現狀。教師重視度不足。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受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學校的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意識模糊,對于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只是一味地讓學生針對教師課上講授的詩詞、課文、文字、詞組等基礎性知識進行抄寫和背誦。這種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不僅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個人情感的體驗,也打擊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思想。對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來說,這也是主要的阻礙因素。
2、開展范圍較狹窄.要想使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對學生的訓練就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教材上,教師要善于從各個方面來獲得更多的語文課外知識,以此來作為對自身教學的補充,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然而就我國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況來看,一些教師由于認為自己教的是小學生沒有這個必要,或是認為引進課外內容會分散學生注意力等,以及一些學校由于能力不足因此沒有條件為教師提供教材以外的教學設施等,基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只是單純地圍繞課本教材來對學生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致使學生的知識面受到局限,其語文閱讀能力難以提升。
二、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主要策略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積極。閱讀由于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比較特殊,尚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某一事物的關注不能夠持續很長的時間。但是如果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就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積極進行閱讀。學生有了閱讀興趣,自然覺得閱讀是一種樂趣,而樂趣可以把興趣擴大化,逐漸養成閱讀的主體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進行閱讀。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各種有效途徑,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以長春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甘羅》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開場白: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甘羅,尋找故事的起因和經過,看看甘羅是怎么樣的一個少年英雄。話語一落,學生個個全神貫注地看著我,繼而我說讓我們一起尋找答案,首先讓兩名學生分角色朗讀前兩段:一名是爺爺,一名是甘羅。學生積極舉手參與,我讓兩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出來,并著重“唉聲嘆氣”這個成語,讓學生感受爺爺當時的煩惱。通過精心設計導入環節,學生的閱讀興趣一下被激發了,促使學生積極進行閱讀,一探究竟。
三、教授學生閱讀方法,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不僅需要教授學生閱讀知識,還應該教授學生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教會學生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閱讀報刊、雜志,快速掌握所閱讀文章的中心思想,讀懂文本所傳達的涵義。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必須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閱讀方法,如動筆找出關鍵句,而關鍵句一般是在段落中的首句或末尾,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適當摘抄自己認為優美或者有啟發性的句子,不斷研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鼓勵學生寫閱讀后的感受,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同時自身的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
以長春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病房里的故事》為例,教師首先讓學生用橫線劃出吉姆是如何描述窗外的,然后思考從吉姆的描繪中能夠看出吉姆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教學生從用詞上揣摩人物心理,如窗外的樹木發芽了,湖水碧綠,蝴蝶飛舞,花兒盛開,從發芽、碧綠、飛舞、盛開這四個動詞,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景象,讓人憧憬,由此可見,吉姆是一個樂觀、對生命的向往的人。
四、營造良好閱讀環境,培養積極閱讀
情境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欲望,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閱讀環境,培養積極閱讀的情境。比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材料,然后進行集體閱讀,營造閱讀氛圍。在閱讀完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所閱讀的材料進行集體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值得注意的是,僅僅是依靠閱讀環境是不夠的,教師還必須努力構造閱讀情境,結合文本內容,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官,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文本內容,加深對閱讀文本的理解。以長春版小學語文四年級《長城》這一課為例,教師首先張貼事先準備好的有關長城的圖片,增強學生對長城的直觀感,然后引出中國的俗語不到長城非好漢,接著教師說讓我們一起通過閱讀來領略長城的偉大吧。
五、強化自主閱讀意識,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在學生初步具備閱讀能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以興趣作為支撐點,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特色和方法習慣,使閱讀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教師在引導過程中,應該注意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尊重差異,尊重學生興趣愛好,讓學生在輕松、自由、自主、平等的環境下進行閱讀,真正讓學生享受閱讀過程,并在閱讀中有收獲。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增長見識,了解世界的多姿多彩,還能讓學生在閱讀中交到更多的朋友、找到更多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國家的閱讀水平,使我國的平均知識文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岳秋景.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06:148-149.
[2] 張海波.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203-204.
[3] 王曉宇.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3,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