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摘要:古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高中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開展古詩詞教學利于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文化傳承意識,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活動,我們要重視起古詩文教學,挖掘古詩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要素。新的《課程標準》對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在高中古詩文教學中如何實現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目標是我們當前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本研究中筆者集中分析了高中古詩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促進高中生的核心素養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古詩文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
核心素養培養是課程改革對學科教學的客觀要求,因此我們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合理滲透核心培養目標。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初稿)》把語文核心素養分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四大方面[1],基于此,我們在指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過程中就要圍繞這幾方面開展古詩文教學。
一、核心素養中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言建構與應用要求學生能夠認識語言魅力并習得應用方法,這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利用古詩文閱讀教學契機培養高中生的語言能力。如在《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一書中,全書共六章,每章由“賞析指導”、“賞析示例”、“自主賞析”、“推薦作品”等四部分組成,其中“自主賞析”部分就是指導學生開展自主閱讀,“推薦作品”“賞析示例”則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分析和研究作品內容,促進高中生的視野開闊,并教授學生必要的閱讀和寫作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語言鑒賞和應用。
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促進思維的提升與發展
語文教學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契機,思維能力培養需要學生具備基本的認知能力,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夯實知識基礎的同時,不斷應用問題引導,提出質疑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和學習[3]。例如,在《長恨歌》學習過程中,詩詞內容主要集中在描繪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哀傷愛情故事,在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發揮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如《長恨歌》是否實在歌頌楊玉環和唐玄宗之間的愛情故事?學生可以以此問題為突破點展開探究學習,其中部分學生認為作品中突出的“恨”就是對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生死相隔的“恨”,而也有學生透過故事層面的內容挖掘到了“恨”的深層含義,借由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影射君王不理朝政,造成國家危難的歷史真相,體現的是作者對當政者不作為的大“恨”。學生在相互質疑和探討過程中,開展了思維碰撞,這節課就像是一場辯論賽,在促進學生思維發散上起到的作用十分顯著。
三、核心素養中審美鑒賞與創造
美育也廣泛存在于語文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鑒賞和創造美的能力也是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對高中語文教育的客觀要求[3]。語文古詩詞教學蘊含豐富的美育要素,高中語文教師在指導古詩詞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體現出審美追求,借助古詩詞內容和形式體現審美鑒賞意識,并逐步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例如在《蜀相》一文中,我帶領學生通過文章朗讀體現韻律美, “二二二一,二二一二”的聲律節拍,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可以深刻領會文章的美感;再如在《李憑箜篌引》一文中,我在指導閱讀過程中旨在引導學生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和修辭美,因此我選擇文章中描寫箜篌聲音的片段,重點突出文章不正面鋪陳描寫無形無色、難以捉摸的音樂之聲、反而著重描寫李憑彈奏樂曲時所產生的美妙聲音的特點,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四、核心素養中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化屬于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是民族精神和內涵的體現,因此學校作為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陣地,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將文化傳承和理解能力培養作為核心教學任務。語文是體現中華文化的重要學科,語文學科知識集中體現了中華文化精髓,在指導高中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認識和理解民族文化,更利于幫助學生建立民族自信心和榮譽感[4]。而開展語文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引領學生領略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主動承擔起文化傳播和交流的責任,并在吸收文化精髓的過程促進自我提升,體現語文學科教學的作用和優勢。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帶領學生解讀作品的過程中就要從文化層面著眼,分析文章情感體現和寄托方式,如在《登岳陽樓》一文中,詩人在創作的時候處于仕途不順、人生困頓時期,作者在看到岳陽樓壯觀美景的同時,想到了動蕩不安的國家,不僅潸然淚下,體現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這樣的愛國主義精神傳承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學生要具備理解和傳承愛國主義文化的意識和能力。
結語:
綜上,基于新課程改革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基本要求,當前的高中語文教育體現出進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古詩詞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組成部分,利用古詩詞教學契機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是促進高中語文學科教學有效性提升的主要路徑。基于此,本研究中筆者立足自身教學經驗,分析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本研究內容僅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光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古詩詞教學探微——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7,11(22):112-113,114-115.
[2]王圓圓.核心素養下的文言文教學策略探析——以程翔的《琵琶行》為例[J].考試周刊,2017,21(27):523-524.
[3]趙福樓.核心素養:現代語文重建的起點與歸宿[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6,24(04):156-157.
[4]劉飛,毛可剛.基于課程標準的語文核心素養及其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7,14(04):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