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斌
摘要: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創新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主要標準,為此在我國的各級教育體系中更加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進行培養,全面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水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創新教學方式和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成為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和任務,在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以及學習理解能力營造出良好的探究學習氛圍,創新教學方式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同時增強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和數學的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引言:
數學作為小學必修性學科,也是學生邏輯思維以及創新思維的啟蒙性教學科目,因此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理解能力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方案,注重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開放性習題的訓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在和諧的師生互動教學關系中進行數學知識的講授,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及時的發現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和及時反思總結的思維意識。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阻礙
1、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小學生在數學中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學生自身的興趣所決定的,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才能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觀積極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就目前的數學課堂現狀看,教學內容單調乏味,導致課堂氛圍過于沉悶,嚴重抑制了學生的探索熱情[1]。學生在這種被動的學習環境中是很難形成創新意識的,由此還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下降。
2、傳統理念根深蒂固
雖然當今盛行的是素質教育,但是長久以來應試教育理念形成的枷鎖,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被打破的。因此仍有大部分數學老師,沒有正確認識到創新能力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水平,甚至是小學生在今后成長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性。也正是對創新能力培養的忽視,導致老師未能在自身的教學手段上進行創新,再加上學生與老師之間嚴重缺乏溝通,影響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自主學習探究,進而創新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工作止步不前。
3、學生缺乏創新意識
由于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復雜抽象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尚不成熟,所以學生會覺得數學課堂是枯燥的,有難度的。并且因為小學生對老師會有一種天生的敬畏感,所以即使是有問題也不敢向老師提問,學習地位相對來說是被動的[2]。長此以往,小學生的探索熱情就會逐漸減退,就更不用說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了。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策略
1、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中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學科。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但來自于課堂,而且來自于現實生活。因此,我們要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就更加自然、親切和真實[3]。
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我先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圓形物體,讓學生感知“圓”,再通過多媒體演示幾只猴子騎著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圓形等輪子的自行車賽跑的情景。開始讓學生猜測,誰跑得最快,然后媒體演示賽跑過程。結束時,再問為何騎圓形輪子車的猴子跑第一,讓學生弄清自行車的輪子為什么做成圓形的道理,讓他們感到學習數學很有用,自發產生一種探索興趣,萌發出一種“自我需要”的強烈求知欲望和樂于創新的意識。
2、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傾向,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就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創設問題情景,多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并引導學生自己來析疑、解疑。讓學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如在新課導入時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景,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把學生帶入問題的情景中,使學生產生求知的需要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為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提供可能[4]。 例:教學“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要你能說出一個數,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強烈的好奇心,學生都搶著說出較大的數,力求難住教師,當教師都準確迅速地判斷出來后,學生的好奇心就轉化成了求知欲,紛紛問教師:“為什么你能判斷得又準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從而主動地學習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
3、設計開放性習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需要在深入了解數學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合理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數學習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教師在對《統計》的數學知識進行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利用調查問卷,對年級內喜歡不同書籍類型的學生進行調查,假設班級內有15人喜歡科幻類的書籍,有26人喜歡故事類的書籍,有3人喜歡恐怖類的書籍,有8人喜歡文學類的書籍,那么根據學生的統計結果,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開放性的數學習題,就是讓學生根據這一結果,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并進行解決,學生在完成這一習題的過程中可能會提問:喜歡科幻類書籍和恐怖類書籍的人數一共有多少?班級一共有多少學生?喜歡文學類書籍的人數比喜歡故事類書籍的人數少多少?進而在此技術上合理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以此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增長。
結語:
數學是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十分重要的學科,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就應完善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創新教學的樂趣,進而積極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促進數學成績的提升,也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從而更好地發現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麗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新課程(小學),2017(07):196-197
[2]吳純.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7(20):349-350
[3]劉芳會.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新課程(上),2017(07):163-164
[4]胡敏.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考試周刊,2017(5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