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建
摘要:在小學體育課堂上合理組織游戲,不但能夠起到激發興趣的作用,還具有一定的教學作用、益智作用和健身作用,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關鍵詞:體育游戲;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
小學體育作為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培養小學生道德和意志品質的基礎,是兒童接受體育文化熏陶的第一個階梯,也是人生初始健康和健身的啟蒙教育,如果教育方法得當,會對個人一生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體系下,在新課改的挑戰面前,如何抓住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是當下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共同的任務。筆者長期從事小學體育教學工作,針對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一些有益的實踐和探索,認為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游戲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使體育課堂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健身性和競爭性,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
一、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1、身體素質方面
小學生身體素質主要包括五個方面:速度、耐力、力量柔韌、靈敏這五方面。少年兒童時期7-13歲是身體素質的各種機能能力快速增長的關鍵期,他們大腦皮質興奮性高,反應快,所以我們應該充分抓住小學階段這個發展身體素質的敏感時期,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鍛煉強健的體魄和堅強的意志,為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2、心理素質方面
小學生的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沖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比較差。在學習活動中,雖然開始時勁頭很足,但卻往往虎頭蛇尾,不能持久。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只有依靠教師的不斷調整和不斷刺激,才能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特點
1、兒童化的特點
兒童化教學就是要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兒童是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活動中,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體育教師應懂得兒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顏組織體育教學,才能防止體育教學“成人化”的單純技術傳授。
2、趣味化的特點
體育教學的趣味化可以給兒童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好動、愛新鮮,厭煩過多的重復練習。因此,小學體育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教師還應做到生動形象的講解和準確的動作示范相結合,力求教學方法多樣化和趣味化,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輕松高效。
3、游戲化的特點
游戲具有趣味性和競爭性,對小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體育游戲是小學生喜愛的體育教材之一。體育教師應適當地采用游戲方法進行教學,在課的開始和結束階段,采用游戲法對集中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利于整節課的順利進行。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因此,教師要善于變換游戲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使每一個游戲都能吸引住學生。通過游戲,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在小學體育教學工作中應用體育游戲的實施策略
1、創新游戲設計
體育游戲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總是在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創造性地發展游戲內容,優化游戲設計。近年來全國各地舉辦的各種類型的趣味運動會,比賽項目大都是體育游戲,如花色拔河、網上踢毽子、跳繩接力、五人飛碟對抗賽、青蛙跳等,都可以“移植”到我們的小學體育課中。
2、創設游戲情境
體育游戲大都具有虛構和假想的成分。在游戲活動中,人們可以扮演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一般說來這些角色與個人在現實生活的角色毫無聯系。如在小學生體育游戲中可以扮演小青蛙、小兔子,也可以扮演解放軍、醫生等角色。具有一定情節的游戲就更富有假想成分,根據游戲的這種虛構和假想的特點,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善于啟發學生發揮想象,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投入到游戲的情景中,“假戲真做”,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嚴格游戲規則
游戲是需要一定的規則的,規則可以調節游戲者之間的關系,是游戲得以公正、安全、順利進行的保證。從教育的角度來說,規則本身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可以教育兒童遵守紀律,履行應盡的職責,培養少年兒童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因此,在小學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尤其要重視規則的教育作用。
四、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體育游戲的關鍵環節
1、課前準備環節
教師必須在教學之前認真分析教材,明確教材的意義、任務、組織結構、動作要求、活動量與規則,還要明確教材與課本的教育任務和內容的內在聯系。然后要在課前做好場地和用具的準備工作,如:旗、繩子和環圈等。場地的界線不但要畫好,而且顏色要鮮明和整潔,不要有障礙物,要保障學生的運動安全。在內容選擇上,游戲的設計應有助于體育課任務的完成。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備課,掌握參加游戲的人數、場地、器材設備和時間的長短等情況,充分考慮教學與鍛煉效果。
2、講解與示范環節
小學生一般耐心較差,組織紀律性不夠強,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游戲進展的好壞,很大一部分取決于講解和示范。教師不但要使學生聽得明白,更需要簡明扼要、生動形象,在短時間內將游戲名稱、過程、規則與要求交代清楚。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游戲的過程、方法,應把講解示范結合起來,特別是一些關鍵和難度大的動作以及一些少見的有新意的游戲項目,教師更應該精心設計講解與示范的方式方法,讓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
3、總結與點評環節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每次都需要確定游戲的時間和次數,只有嚴格按照時間進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則就會影響效果,同時也會打擊游戲參與者的積極性,甚至產生矛盾等。游戲前,老師要從各個角度研究游戲的所有經過,確保游戲的順利開展。游戲過程中,裁判員一般是老師充當,但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也可以充當裁判角色。在游戲結束時,老師要對游戲進行小結與點評,鼓勵和表揚表現好的學生和優秀小組。這一點非常重要,老師的鼓勵和表揚對那些平時有點兒調皮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也是一筆難得的精神財富。
總之,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競爭性、娛樂性、智能性和知識性等特點,體育游戲的易實施性為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體育游戲是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競爭,在競爭中體驗愉悅,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