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輔導員的職業身份和工作職責對其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有其獨特的內在含義,這種獨特性來源于國家和社會對輔導員在工作職責和身份角色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和價值期待。作為高校輔導員,要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除了明確自身的職責內涵,也要從多方面提升自己,如加強自身的品格修養,做好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在學術和工作中發揮職業能力的優勢,終身學習,敢于創新,保持職業能力的發展性等等。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
一、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特征
“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能力是指高校輔導員擔負職業角色、履行工作職責、完成目標任務、勝任崗位要求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能力,它是輔導員職業勝任力的核心內容。”[1]與一般能力相比,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是輔導員勝任崗位職責和職業成功的關鍵要素,是國家和社會對合格輔導員專業素質的最基本要求,它彰顯著輔導員工作的本質內涵,反映著輔導員工作獨特的職業特性。
總體而言,輔導員職業能力具有以下四大特性。一是應用性。即要符合高校學生工作的實際,從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服務的角度出發,輔導員能夠切實幫助學生解決現實困難和問題。二是整合性。輔導員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獲得知識、共享知識并運用知識而形成的整合知識和技能,是多方面、多領域、多層次的整合體。三是專長性。輔導員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既要“合格”更要形成“特長”,結合自身的學習經歷、興趣及優勢形成比較穩定的專長,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四是發展性。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輔導員的職業能力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化之中,要因需而變。輔導員應根據環境的變化和發展,不斷完善與提升職業能力。
二、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要求
從職業能力要素維度分析,輔導員職業能力是輔導員綜合素質中的一部分,是一系列素質和能力的總和。“職業能力是輔導員勝任崗位職責和職業成功的關鍵要素,是國家和社會對合格輔導員專業素質的最基本要求。”[2]它彰顯著輔導員工作的本質內涵,反映著輔導員工作獨特的職業特性。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第一,優秀的人格魅力。這是輔導員知情意行的綜合,包括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良好的道德修養;強烈的責任心,真誠的愛心和不息的進取心;良好的威望和高雅的審美情趣;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扎實的工作技能等,具有人格感染力、自我教育力和示范力。輔導員高尚完美的人格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說服力,在組織、動員和教育學生時會發揮“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第二,先進的教育理念。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具備先進的、被實踐證明的科學、有效的教育思想和理論,唯有如此才能符合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符合人才的成長規律。
第三,創新能力。高校輔導員應該以發展的眼光審視學生及學生工作的發展和變化,不斷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動手、動腦能力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不斷調展知識結構,拓展知識面,研究、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辦法、新途徑。
第四,持續的學習研究能力。高校輔導員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選擇一個學生工作的具體方向進行持續、深入的研究探索,掌握該研究方向的理論、方法,成為此方向學生工作的專家。
三、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提升
首先,輔導員應加強自身的品格修養,形成優秀的人格魅力。腹有詩書氣自華,“輔導員人格魅力形成與提升也需經歷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首先,做關愛學生的貼心人。教育事業是愛的事業,沒有愛便沒有了教育。”[3]輔導員要發自內心地去關心、愛護、理解并尊重學生。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其次,做學生寬容、大度的知心朋友。最后,還要做學生誠實、守信的榜樣。輔導員應真誠待人、真誠做人,敢于講真話、講實話,踐行履約,公平正義,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
其次,要在學術和工作中形成一技之長,發揮職業能力的優勢。輔導員要努力在某一學生工作領域打造突出專長,并將研究和工作結合起來,形成以工作促進研究,以研究提升工作的良性循環。在學術研究方面,輔導員應基于自己的知識專長和研究興趣,選取日常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某一領域開展專項調研、理論研究和案例研究;通過申請課題、加入學術團隊等方式,開展持續、深入地研究。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要把學術研究專長轉化為作專長,要善于把知識專長運用到教育實踐中,把握教育時機,根據不同的教育情境和教育對象有針對性地選擇教育方法開展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此外,要有完善的個人知識體系,較高的綜合素質。“體現職業能力的整合性輔導員的職業能力不僅體現于外在的一技之長,更體現在輔導員對內在的知識體系、綜合素質的整合。”[4] 輔導員可以通過整合個人知識,形成科學的知識體系。輔導員要系統梳理學生工作中的顯性知識(包含本專業的知識、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知識、所在學院的專業知識),深入挖掘和思考隱性知識(包含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做法、反思總結等),將兩種知識不斷融合、內化,形成嚴密、深厚的個人知識體系。不斷依據職業能力的發展目標,結合學校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專題培訓及相關課程,系統地完善知識結構,形成自己的知識專長。
最后,要終身學習,敢于創新,保持職業能力的發展性輔導員職業能力是動態發展的,要通過終身學習來不斷鞏固強化,通過創新不斷修正、完善,并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職業能力。輔導員要不斷地自我學習,不斷提高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里進行持續、深入地研究與實踐探索。學校可以組建“學習型”輔導員研究團隊和“任務型”工作團隊,為輔導員終身學習營造良好環境。同時,輔導員更要以發展的眼光審視學生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斷變化,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動手、動腦能力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努力擴展知識結構,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辦法、新途徑,努力保持職業能力的發展性。
結論
在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的今天,輔導員的職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作為高校輔導員,我們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內涵,加強自身的品格修養,做好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并在學術和工作中發揮職業能力的優勢,終身學習,敢于創新,保持職業能力的發展性。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胡建新.高校輔導員專業化標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08.
[2]湯耀平.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新論[M].汕頭大學出版社,2007,07.
[3] 馮剛.堅持質量導向和內涵發展,努力提高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科學化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4] 李永山.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核心能力及其培養[J].思想教育研究,2015,01.
作者簡介:
大學輔導員:李顯(1994——),男,漢族,湖北天門人,重慶三峽職業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