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永華
摘 要: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各科教學都實行了教學改革,尤其在語文學科上也實施了一定的教學改革。通過教學改革,要求在語文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的主陣地,使語文課堂更有生命力。這就需要教師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并且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穩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新型師生關系 激發興趣 自主學習 媒體教學
通過教學改革,讓語文教學課堂充滿活力,加強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雙邊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為促進高效課堂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談談提高高效課堂的幾點策略:
一、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融洽氛圍
伴隨著新的教學改革的推進,要求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應由原來高高在上的領導者身份變成與學生和諧、融洽、平等的朋友。讓學生不再覺得教師是高不可攀的、不可接近的,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感受到教師的和藹親切,也近距離地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同時,教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盡量尊重學生的人格,注重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說有損學生尊嚴的話,對他們多一些關愛和呵護,少一些諷刺和貶斥。課堂上努力營造出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指導學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的個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張揚,以便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與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后,要從教師本身進行查漏補缺,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就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們就有可能探討交流出更尖銳的問題,需要教師的解答。所以,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本身的知識,使自己與時俱進,不斷接受新的理論,使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提升。依據教學實際來看,基本上可以從以下三點來提升業務水平:一是多關注時事,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能指導學生適當地添加一些時事,使作文更具時代氣息。二是不斷加強理論學習,接受現代教育理念,提高業務水平。三是學習他人經驗,學習先進教學改革經驗,做到與時俱進。這樣,不但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了,而且自身的業務能力提高了,要想提高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指日可待。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在很大程度上憑著興趣學習,對學習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真正主人。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可以利用學生愿意看小說的優點,指導學生多閱讀文學書籍;讓學生體會語文和生活的密切聯系,讓學生體會到語文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是死記硬背。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仔細研究課文,對課文的內容和形式要全面把握,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優化導入設計,適當補充與學生生活相關聯的教學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一上課時播放歌曲《阿里山姑娘》,讓學生陶醉在歡快美妙的旋律里,對阿里山產生向往之情。這時,教師導入新課《阿里山紀行》的學習就很自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被激發出來。諸如此類的恰當的情境導學可以創設出最佳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活躍思考,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同時,語文教師適當地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動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滿足學生的“補償心理”,學生一次考試成績的下降,并不等于失敗,如果教師能給學生創造再次表現的機會,直到取得成功,學生就會始終保持必勝的“補償心理”的做法。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自主學習是指:建立在自我意識發展基礎上的“我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我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我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我堅持學”。語文教學過程應當注重學生自學,在自學感悟的基礎上達到知識的掌握。這種能動式學習不但使學習過程有效,而且使學習者本身主動而自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學生“能學”的信心,激發學生想學的愿望,點撥學生“會學”的策略,提供學生堅持學的動力。教師不得包辦代替,要培養學生自主操作、自主遷移、自主比較、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師要正確地認識電教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運用到語文教學中,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全方位地激發學生思維和激發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多種感官的感知的作用,把學生領入神奇美妙的語文世界,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提升語文素養。在利用媒體教學時,要注意的是:不要僅僅為求新鮮刺激而利用,而要擺正它作為教學手段的地位,讓它切實為教學服務。
總之,要做到高效課堂,就必須把課堂交給學生,指導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氛圍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作為教師的我們,也要努力改變自己:改變思想觀念,不斷學習,努力提升業務水平,學會運用先進的媒體教學手段等,使教師與學生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師生的雙邊活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