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
摘 要:在小學階段在教學課堂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特點,為學生創造具有生活情境的教學課堂氣氛,把枯燥泛味的教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起來。營造出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數學教學課堂,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課堂中能夠在數學知識的領域里遨游,為后期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及探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興趣課堂 生活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89-01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想要在教學課堂后收獲教師所期待的教學效果,效果好就代表這節課上的很成功很有價值,但是效果就要去尋找問題出現在哪里,想要上好一節課,不僅僅只是看教學的內容,教師還要注重教學的方法以及學生在課堂過程中學得怎么樣。教師要觀察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輕松自如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從而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的過程中需要想盡辦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教學課堂中能夠輕輕松松的學習。
1 創造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
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大家都會感興趣,想要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就需要發揮數學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興趣,只要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給自己帶來學習的動力,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例如小學生思維活躍,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指出:375這個數能被3整除嗎?學生一時不能說出。教師接著說,我能直接判斷任意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請同學們報數我來判斷,這時學生紛紛報數,教師對答如流,學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筆者說,今天我就來教你們這個本領(出示課題),這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輕松地接受了新知。在進行教學一年級“第幾”這一內容時,教學可以進行教學課堂的導入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講述這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喜歡吃餅,一天他到一家燒餅店吃燒餅,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吃到第四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口氣說:“唉,早知道吃第4個能飽,先吃第四個該多好啊。”故事到此我問“大家說那個人說的對不對呢牽”學生異口同聲的答:“不對。”“為什么不對呢牽”有些學生能一下子想到答案,但有的學生卻不大明白為什么,老師便能趁熱打鐵組織引導,逐步導入新課。“認真學好這節課的知識你就知道為什么了。”如此一來,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還提升了學生對數學教學課堂的興趣。
2 營造生動形象的教學課堂,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對于數學中問題往往都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就可以改變這樣現象,把一些題目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課堂活動中來。例如:一個例題甲乙兩位修路工人要同時修完長為300km的高速路,甲說他32天修完,乙說他30天修完。甲和乙每天修路的多少米,他們修路的速度相差多少。這時就可以請兩位學生來充當甲和乙。教師就可以詢問甲師父你一共修了多少路,甲就會說300km,教師接著問你用了多少天修完,甲說32天,教師就問你一天修多路呢,甲說我是根據總路程除以我修路的天數得出我每天修路的多少300÷32=9.375km。教師就問乙師父、乙師父你一共修了多少路,乙就會說300km,教師接著問你用了多少天修完,乙說30天,教師就問你一天修多路呢,乙說我是根據總路程除以我修路的天數得出我每天修路的多少300÷30=10km。那么甲乙師父他們修路的速度相差多少,這時學生都會搶著回答說用乙師父的10km減去甲師父的9.375km就可以得出結論。這樣教學課堂的氣氛就會變得活躍起來,學生們的參與度也是想當的高。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課堂的教學中來,大大提升了教學課堂大效果。
3 創造可動手實踐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樂趣
新課程的改革指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是一個生動形象的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興趣所在。在實踐的過程中讓學生不斷積累經驗,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從而讓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的知識的運用以及對數學方法的了解。數學教學課堂的實踐教學應該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進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隨處都有數學的影子。例如:在進形《平均數》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說,一位猴子媽媽有12只桃子但是她要全部分給兩個小猴子,猴子媽媽應該怎樣分呢?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鉛筆尺子之類的來代表桃子從而來進行分,這樣學生便會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平均數的概念,這時學生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有的學生說如果一個一個的分那么要分6次、兩個兩個的分要分3次……六個六個的分只需要分一次。教師對學生分出來的結果都要進行表揚,在讓學生尋找那種分法是最快的,這樣便會引發學生的思考。教師還可以把這個題目進行創新,慢慢的讓學生深入對平均數的了解中,還能鞏固學生對平均數的學習。
因此,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的教學課堂中需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對數學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教學課堂活動當中去,使學生能夠對數學產生熱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的活動中能夠積極的去探索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的創新改進,讓學生能夠在自己感興趣的教學課堂中自由的發揮,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