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冬梅
摘要: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強化學生主體性,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政治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高中政治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需要教師將課堂教學上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這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保證。本文對基于新課程理念的高中政治興趣課堂構建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政治;興趣課堂;構建措施
高中政治課的教學所面對的是一群正在成長中的年輕人,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就要求我們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用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來看待開放的發展的世界。作為政治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應該有良好的專業素質,能夠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
一、加強研究新教材力度,轉變教學觀念
面對全新的課程標準和教材,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跟上課改的潮流?我們該如何及時地抓住實施新教材的機遇?這都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我們不妨先從觀念入手。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干一件事情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實施新教材需要我們明確其成功的關鍵是什么?那便是教育理念的更新。傳統的政治教學,老師只是采用教書、背書、理書、講書的方式給學生生硬地灌輸知識,這種以單一傳授知識為終端,重知識輕能力、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嚴重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智力的開發以及學生主體個性的培養,學生離開老師獨立去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就無法及時適應新教材。我們需要反復研究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參透它的基本理念:要學習對終身發展受益的政治;學習生活中的政治;改變傳統學習模式;構建結合時政熱點的政治課程;構建開放式的政治教學等等。因此,實施新教材,必須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讓學生提高對政治課堂的興趣,我們也就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
二、創設生動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有效注意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把吸引學生的有效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作為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高中生的心理發育尚不成熟,自我判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對事物的認識更多地停留在表面,教學環境是否對感官有較強的刺激性對高中生的有效注意的強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要構建高中政治興趣課堂,教師必須積極變革傳統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認知取向和教學需要出發,適時創設新穎而生動的教學情境。把教材的文字描述渲染為具體、形象、生動、感人的環境和片段,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長期的應試教育模式的實施,使得學生都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極少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長期忽視學生參與能力的培養,就會導致學生產生思維的惰性,缺少自己的新思想和新見解。思想政治課本身的特點就是理論性較強,需要學生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進去,因此讓學積極參與教學就顯得尤為必要。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動手、動口、動腦的機會,讓他們積極參與,親身體驗,以促使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外在的課本知識真正內化為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討論、演講、競賽等活動,如科學發展觀的討論等。通過這樣的討論,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真正體驗到課本知識的諸多用處,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理論聯系社會實際
隨著高考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開放性試題目逐漸增多,試卷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社會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運用課本知識去解釋、分析當下一些熱點問題,使課本知識與熱點問題有機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切忌生搬硬套,牽強附會。教師要善于把生活實際、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思想實際拿到教學中來,比如,把國內外重大時事和全國人民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適當充實到教學內容中。
五、引導自主合作探究,促進課堂互動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是突出教學中學生主體地位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行為詮釋。高中政治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定位,把“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水平”作為構建興趣課堂的切入點。通過藝術性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潛心引導學生就具體政治問題展開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活動。學生在我們授課的過程中的接受能力是非常關鍵,我們應該更多的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他們,這樣他們能夠更好的從自身的視角出發進行問題的考慮,通過互動的形式提高整體能力,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溝通與交流來自于多方位的,對于課堂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
新課改對教師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實現對學生學習知識內容結果的重視,還要重視學生對其學習過程的關注,要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綜合性提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討論式教學被政治教師作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一般情況下,遇到與當前的時政熱點相關的話題教師就可以靈活的運用起來,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例如,對于亞行投資的組織里包含了很多國家,越多的國家參與就證明我國的經濟實力越發的強大,對此亞投行組織熱點話題進行討論。學生可以開動腦筋,思維發散性討論,不僅局限于亞投行本身,可以進行深度挖掘具有價值的信息。經過自助式討論,形成各式各樣的觀點,使得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提升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參與性。
總之,新課改對政治教學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發揮學生主體性資格,將課堂教學還原于生活實際,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文化知識。思想政治課要源于學生的當前的主要問題,深入其根本,探索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興趣,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蔣仁福.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4(A4).
[2] 呂正果.培養高中生政治學習興趣的措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6).
[3] 謝智慧.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J].考試周刊.20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