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
摘 要: 在新的教育教學環境下,常規的教學模式往往給教學帶來很多困惑和問題,使教學存在諸多需要思考的問題。學案、講學稿等成為當下眾多學校實施先學后教,增強學習效果的主要模式和手段,本校以學教方案為載體的教學模式摸索應用幾年,但又出現新的問題,教學過后進行反思總結,尋找合適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可以完善教學,讓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整合。
關鍵詞: 物理教學 學教方案 展示
1.引言
轉眼間初三就這樣結束,這學期對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對我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一學期是初三學生完成所有新課程內容的關鍵時期,是教學思想、教學理念轉變的突破期。
2.自我診斷——存在的問題
自從到了這所學校以后,我的教學突然陷入困境,以往的得心應手和自信突然沒了,以學教方案為載體的教學模式應用幾年了,現在也不知道怎么使用了,找不到在原單位的那種感覺,所有的公開課沒有一節是成功的,而且平時每一節課都充滿遺憾。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呢?在教學過后我總是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希望找出答案。2015年4月份,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教學法(講學稿)研究中心在我校召開年會,那次年會上有一節同課異構的示范觀摩課,通過幾節課的對比發現,現在的課堂已經不是幾年前的課堂,我的課堂雖然也是先學后教,但可能是理念陳舊、觀念落后,沒能給學生較多的自我展示的機會,對學生不能最大限度地放手,這是我存在問題的原因。
3.調整策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如何改變,就得就病下藥,本學期開學初,我根據數學組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教學的自我調整,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以此驗證我的自我發現。因為一直堅持原有的學教模式,沒能對學生進行課堂展示教學的相關培訓,所以在備課階段,我按照學習內容制定了幾個學生展示匯報子課題。如教學《14.1熱機》時,設置了三個展示課題:
展示一熱機之我見:
同學1:說明什么是熱機。(可舉例展講)
同學2:展示說明熱機的工作原理。(可畫圖展講)
同學3:展示熱機對人類社會、生產發展的貢獻。
同學4:講解說明熱機的種類。
同學5:展示說明內燃機。
同學6-7:對本組成員的展示進行合理(個性化)板書的補充和其他組成員提出質疑和看法進行獎勵性加分。
展示二汽油機:
同學1:展講汽油機的主要部件名稱和作用。(可畫簡圖自己說明或提問其他同學回答)
同學2:介紹四沖程汽油機有哪四個沖程。
同學3:補充解釋“沖程”的概念。(可借助實物展講)
同學4-5:詳細展講汽油機的四個沖程的工作特色。(每位同學展講2個沖程)
同學6-7:對本組成員的展示進行合理(個性化)板書的補充和其他組成員提出質疑和看法進行獎勵性加分。
展示三柴油機:
同學1:大概展講柴油機。
同學2-5:從不同方面展講柴油機和汽油機的相同點和區別。(如燃料、構造、吸氣、壓縮、做功沖程的點火方式、優缺點等)
同學6-7:對本組成員的展示進行合理(個性化)板書的補充和其他組成員提出質疑和看法進行獎勵性加分。
因為學生首次采用這種學習方式,我把每個課題又細化到每個知識點,根據小組的學生數進行了大致分工。這樣制定好的展示任務單,在學生利用“學教方案”完成自主學習后,進行小組抽簽,抽到相應任務單的小組由組長根據展示任務進行小組內的分工準備,沒有抽到任務的小組承擔質疑補充的角色,對展示內容加以補充、拓展,并給出明確的要求,如本組展示的第一位同學介紹本組組名和展示的課題針對上一小組的展講進行本組展前的導入(進行串詞,引入本組展示課題);本組成員展示時,后一位學生就前一位學生的展示進行合理的串詞,自然過渡到自己的展示,每組展示完后又問“你們還有什么疑問或見解”,并對提出問題或補充的學生進行評價;展示時脫稿講解,聲音洪亮,解題格式和書寫要規范。
學生對這種物理學習課型很是熱衷,真正做到人人參與學習,人人是老師,學生角色的轉變帶動學習氛圍,使課堂活起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從被動變積極主動,學習效果較好,初步驗證我的猜想。10月份寧夏銀川某中的老師來校觀摩學習我校的教學模式,物理組的四位老師分別以不同課題給他們上了一節觀摩課,我帶領學生學習了《串聯與并聯》這一節,自主學習后一個任務小組對任務進行了明確細致的分工,展講和質疑可謂是精彩紛呈,得到了來訪學校的高度評價。
4.不拘模式——敢“放”能收
“教學不能沒有模式,但也不能拘于模式”,某位教育專家的這句話讓我存在已久的困惑在瞬間撕開一個裂縫。我們實施的是以“學教方案”為載體、先學后教的學教模式,在教學中總是對學生不放心,不愿放手,讓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按照我設計的學教方案展開,總擔心學習過程脫離學案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看來,我的這種學教已經陷入形式、困于模式,已經背離學教方案使用的初衷,沒能深入地理解學教方案的應用形式,沒能真正體會學教方案使用中的“靈”與“巧”。當教學被困在學教方案的圈圈中后,學生的思維是被動的,被限制的。學生本身擁有的經驗,因為我的不放心而被機械性地重復,不僅導致課堂容量大,更沒有新的東西。老師雖然講了很多,但是這一節知識的重點卻沒能呈現,難點沒能突破,也沒能生成新的東西,學生學習可謂是事倍功半。在教學過程中不被學案約束,使用學案時放手給學生操作和思考,充分展現學生的自主性,充分利用學生的潛在經驗,我想,這樣的學和教才是輕松的、放松的。
5.結語
思考與反思是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沒有反思的教學不是真正的教學,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學,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教學之路,才能在教學行動中根據反思的問題和需要,繼續發揚優點,不斷完善自我、完善教學,使教與學有效、高效。
參考文獻:
[1]崔海林.做新課程改革的領跑人[J].考試周刊,2012,41:(9-10).
[2]義務教育教科書.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