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偉華
摘要: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許多研究也表明:在特定情境中獲得的知識比所謂的一般知識更有力、更有用。因此,創設教學情境是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教師的主導作用需要體現在把握和控制情境上,它直接影響學生的想象和推理水平,影響學生的素質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情境;有效策略
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是十分重要的,走高中數學有效教學質量是中國教育界為培養高水平人才做出的一樣正確決策,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使得學生的自由個性得到有效的施展。實現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數學任課教師們應該用不斷地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模式,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自主快樂的學習。綜合素質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一、構建輕松課堂,實現多向交流
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一般都是教師的滿堂灌,無論學生是否聽懂,老師都是按照自己的思想來進行講授課程內容,老師與學生的溝通極少.再加上傳統的師生關系處在一種威嚴、不平等的處境,學生在課堂上有的貪玩,不認真學習,故意和老師較勁,有的害怕學不會內容變得極為緊張和焦慮,恰恰影響了自身的學習,達不到好的學習效果.根據調查研究發現,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在這種環境下學生也會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會主動與老師溝通,與其他同學溝通,及時地把自己的學習狀況反饋給老師,進而老師根據學情來調節自身的教學,這樣就會照顧到沒有學會的同學,實現有效教學.我們知道,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更容易形成活潑生動的課堂氣氛,繼而提高課堂的教與學的效果.要想構建輕松的高中數學課堂,實現課堂的多向交流,這就需要高中數學教師主動地接觸學生、關心學生,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樣不僅會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實現有效教學.同時,要讓學生意識到,他們是課堂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公,他們要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二、全方位輔導,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要想真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有效教學,光靠課堂上的45分鐘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有效利用課后時間,根據學生情況,耐心地對其進行全方位的輔導,使之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共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1.個別輔導除了課堂上的常規輔導,教師在課后也要加強對學生的輔導,選擇訓練題型的時候一定要謹慎,要包含雙基訓練題、中等解答題以及附加題等。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一部分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輔導主要通過對課堂的總結和反思、當面批改、訂正練習題等途徑實現。輔導的對象、人數以及時間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2.小組輔導教學中應按照學生的不同特點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然后再分別對其進行小組輔導。3.以班級為整體進行輔導主要是面對全班學生進行輔導,教師應按照先練后批再評講的順序,做好準備工作,根據不同的題型進行延伸擴展,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使學生形成一個較為系統的認知體系。4.年級內部的交流輔導除了在自己班級進行輔導之外,教師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年級內部進行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互相學習,交流探討,共同推動本年級的教學工作。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使年級內的每位教師能了解教學中的全部細節,又可以根據整個年級的實際教學情況做好整體的教學選題和規劃,使得教師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效教學的實質。
三、結合數學史實,創設故事情境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若是能適當插入一些數學發展的歷史故事,用那些帶有感情色彩的數學史實創設情境,則不但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掌握數學發展的規律,還能發揮數學的理性美,增強數學的趣味性。用數學家的奮斗經歷吸引學生立志學好數學,將教育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譬如筆者在“對數”的概念教學中,講述了蘇格蘭數學家納皮爾發現對數的故事。在函數概念的教學中,穿插了牛頓和萊布尼茨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豐富對數概念和函數概念的感性認識,不僅有效地突破了對數和函數符號抽象的難點,而且還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習興趣和求異創新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應用問題式教學模式
任課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應該時刻圍繞問題展開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有明確的問題意識,能夠清晰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圍繞著主要的問題設置非主要的問題。問題與問題環環相扣,思維縝密,是十分重要的。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多問學生幾個為什么,引導者學生能夠自主地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能夠解決問題。在不斷與問題相伴的過程中,思維活躍起來,由被動的學習狀態進入主動地學習狀態,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有效的發揮。
五、創設有效情境的注意事項
1.情境要簡潔明確,不能含糊不清、拖泥帶水,使學生盲目應付,思維混亂。不要對情境本身做過多的描述和渲染,以免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要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學習數學知識。
2.情境創設要有“數學味”。情境創設“要緊扣所要教學的數學知識或技能,離開了這一點就不是數學課了”。數學教學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數學學習的真諦在于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認識客觀世界的變化規律,不能為情境而情境。
3.情境教學還要關注從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由具體情境上升到抽象的數學概念,要引導學生剝去情境的表象,凸顯數學本質,讓情境真正能為數學服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和學生認識規律有效創設有利于學生自主發現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去大膽猜想,使他們獲得發現。
新課改的核心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根本,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將自身個性與學習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趙明艷.高中數學有效教學設計[J].讀寫算,2012(9).
[2]肖凌戇.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研究綜述[J].中國數學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