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在初中化學課程中,化學實驗課對于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非常重要。而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則是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為此,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一定的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有效教學
新課改提倡要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化學是一門由理論課和實驗課共同構成的課程,在實驗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要能自主地觀察與思考,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完成化學知識的探索過程,這樣在實踐的過程中就能逐步提升學生的能力。而且化學實驗對于學生理解課本所講授的概念有很大的幫助,也能逐步培養(yǎng)起學生的探索精神。筆者結合自身教學情況對如何在教學過程提升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水平進行了一定的摸索,認為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加強自身素質,提高學生興趣
初中化學實驗課教學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能力。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在升學壓力下對化學實驗課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的成績。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更多考慮的是讓學生記所謂的“易考點”,但是對于個人的關注則較少,也沒有思考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以及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更沒有考慮如何使學生逐步具備探索精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只是機械地操作。這一點對于實驗課教學的開展是不利的。筆者認為只有在教師了解了化學實驗教學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水平。
例如,筆者在教授人教版“走進化學世界”一課的時候,就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拿到了課堂,然后結合課本帶領學生去探究這些物質的化學構成。這樣在授課的過程中就能讓學生體會到不同化學物質的存在,然后再設計一定的實驗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同一種化學物質能構成不同的物品等問題,這樣從生活出發(fā)就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化學教學氛圍中,這也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很好的創(chuàng)新點,其對于提升化學實驗課的教學水平很有幫助。
二、改進課程設計,提高授課效率
教師進行化學實驗課的課程設計時,對于所講授的內容也要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為了使實驗教學更加有效,教師應該遵從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從而使實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大化。
例如,筆者在授課過程中就采用了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改變了課程設計,提高了實驗課程的授課效率。而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首先教師針對所要講授的內容,給學生準備相關的教學視頻并進行實驗演示,揭示這一實驗與生活的關系。這樣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所要做的實驗原理和意義都能把握,這就能使教學的有效性大大增加。另外,筆者認為在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也應高度重視演示實驗的重要,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演示教學的時候,也應考慮學生的需求,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實驗演示中受到啟發(fā),并在教師的影響下逐步培養(yǎng)自身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
三、進行教學反思,加深教學效果
教師在實驗教學以后,對于教學內容要進行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要學會總結本次實驗教學存在的教學問題以及這次實驗課實施的成功點在哪里。這樣化學實驗教學,一方面能使學生對化學實驗有更為清楚的把握,對于所要學習的化學實驗原理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也能有所了解,這對學生的化學學習是有利的。另一方面通過教學反思也能使教師發(fā)現(xiàn)在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從而進行查漏補缺,這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也是有利的。針對這一部分的學習,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足夠重視,出現(xiàn)問題要和學生一同去探究,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這樣就能使初中化學實驗課發(fā)揮最大功效。
例如,筆者在教授“燃料及其利用”中的“燃燒和滅火”這一部分課程時,在讓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就曾經提出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不同滅火的場景。為此,筆者與學生結合不同的滅火情景進行了一定的探索,這樣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更加牢固。
化學是一門探究的學科,因此,化學實驗教學在初中化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首先應該加強自我修養(yǎng)改進課程設計,應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所教授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教學反思。從而使化學實驗的整體教學體系更為科學合理,為學生對于化學世界的探索插上一雙翅膀。
參考文獻:
[1]吉志剛.初中化學實驗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探究能力[J].理科考試研究,2013(23).
[2]王麗.優(yōu)化初中化學實驗課教學的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4).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