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召芝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創新應當首先體現教學理念的創新,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并對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及教學空間等方面進行突破,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 新課改背景 小學語文 教學創新
新課程改革極大地推動了各學科教研教改工作,對小學語文教學學科而言,廣大教師要以課改精神為指引,扎實有效地推動教學各個環節流程的創新優化,為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語文教學創新要抓住理念創新這一前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創新的思想理念,就談不上教學改革的有力推動。語文教學工作創新,首要前提是對教師的教學思維進行創新,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進行客觀的分析,既不能拘泥于傳統模式,又不能一概而論,完全否認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和長處。筆者在教學創新中首先重視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無論是從教學資源的整合還是教學方案的設計方面,都全面體現學生主體這一導向性原則,不再對學生進行灌輸教學。其次,在教學中注重吸收各方面的經驗技巧。教師受制于思維層次角度及接觸面、掌握資料等方面的制約,在教學改革上難以突破。廣泛吸收其他教師、其他地區的經驗精華,能夠更好地推動教學改革創新邁出堅實的步伐。另外,在理念創新方面,教師要經常反思,既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中效果較好的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又對教學中有待改進的地方進行進一步的質疑和研究,切實抓好理念的創新推動工作。
二、語文教學創新要抓住模式創新這一核心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理,推動語文教學創新,必須要在教學模式上有創新有突破。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以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為抓手,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新穎程度,從而扎實推動教學創新的開展。筆者首先改變了課堂的傳統結構,將課堂向前向后延伸拓展。課前要求學生廣泛開展預習活動,解決一些基礎知識,提煉學習難點,為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準備。課后則要求學生進行自我鞏固合作學習,增強學習掌握的效果。其次,從課堂環節的教學方式入手進行改革。課堂上不僅有教師進行重點啟發引導的講授部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分小組開展學習討論。對一些中等以下難度的內容,則通過思考提綱的方式放手讓學生各個小組進行討論研究,了解課文內容,分析表達主題與框架結構,提煉寫作的技巧與方法等,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與學生共同梳理分析總結出更客觀全面的答案。另外,在課堂信息反饋上采取當堂檢測的方法,及時獲取學生語文學習的第一手信息,從而以教學模式的創新推動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語文教學創新要抓住手段創新這一抓手
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從靜態演示手段到動態演示手段的提升,改變的不僅僅是教學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加快教學現代化的進程,為教學效率的提升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創新上一定要牢牢抓住手段創新的要點,首先,要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手段運用的要點,在教學工作中將其充分融入進去。在導入環節,可以運用優美的景色等與課文相關的內容進行啟發引導,讓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開展學習。在課文分析環節,可以補充教材中涉及的信息,使文字教材演變為生動的圖像視頻,提高學生對文字內容理解的深刻程度。通過這些方面的演示,讓多媒體手段在推動語文教學開展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其次,教師在現代化手段運用的過程中要融入自主創新因素,更多時候應當鼓勵教師設計制作教學課件,使課件和教學方案及學生理解能力結合得更緊密。另外,在教學手段演示的頻率、時機上要做到科學安排、統籌協調,體現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語文教學創新要抓住評價創新這一要素
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完全局限于試卷和書面形式,對學生客觀付出的努力、能力方面的發展缺乏有效的衡量,導致教學評價片面,不利于全面反映學生語文學習的狀況。對此,筆者對語文教學評價的方式進行創新,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態。首先,通過卷面成績考查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卷面考查過程中采取AB卷,對于學困生采取難度更低的B卷進行,通過卷面檢測對照學生學習目標考查知識點掌握情況。其次,對學生進行能力考查,包括朗讀能力、書寫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這些方面的能力訓練滲透于平常語文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的能力考查在平時的教學中穿插進行,以過關為階梯強化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訓練,客觀評價學生的能力發展狀況。另外,筆者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投入程度進行考查,以評價的方式體現出來,從而客觀評價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以這樣的創新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五、語文教學創新要抓住空間創新這一路徑
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空間非常廣泛,教師在語文教學空間方面要創新,除了抓好課堂教學外,還要做好課外活動這一門功課。在課外活動的指導與組織中,教師可以通過各類興趣小組活動,滿足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各種愛好,如組織演講興趣小組、作文興趣小組、書法興趣小組等,讓學生的特長愛好在這樣的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要重視對語文薄弱環節的課外活動鞏固。針對教學中的難點,將學生組織起來進行專門的輔導,以更具針對性的方式開展這類活動,有利于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鞏固效果。筆者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中后位置的學生解決學習中的難點,效果明顯。另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與語文學習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調查研究活動、競賽活動等,讓他們更快樂積極地學習語文,實現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和鍛煉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雙重目標。
綜上所述,推動小學語文教學創新,關鍵在于教師理念的轉變和基礎的夯實,廣大教師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扎實推動這一項工作。
參考文獻:
[1]向小燕.對新課程下小學語文創新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6(32).
[2]華世俠.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與發展方向[J].中華少年,2016(29).
[3]余莉.小學語文教育專業實踐性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科技資訊,2016(17).
[4]宋濤.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