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紅
摘 要: 體育游戲是教育性游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它通過游戲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娛樂性、競爭性和綜合性。因此,在職業(yè)學校體育課堂中合理采用游戲教學法,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與合作意識。本文首先分析了體育游戲的主要特點,然后闡述了職業(yè)學校體育課堂中運用游戲教學法應注意的原則,在此基礎上探究了游戲教學法在課前準備、身體素質訓練、技術動作訓練等方面的具體運用。
關鍵詞: 職業(yè)學校 體育課堂 游戲教學法
隨著我國職業(yè)院校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體育教學方法逐漸呈現多樣化趨勢。體育教學方法以其獨特地優(yōu)勢特點,在眾多教學方法中脫穎而出。當前,體育游戲教學法已經逐漸被職業(yè)院校師生接受。當今社會需要大量復合型體育人才,因此,要在體育教學中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體育游戲教學法主要是指將體育游戲逐漸融入體育教學中,以增強體育教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改變以往傳統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學生的體育潛力。所以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體育教學法是當前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應當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體育游戲的主要特點
首先,具有娛樂性特點,體育游戲多種多樣,且寓教于樂,能夠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師生在游戲中加強互動,并以游戲特有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主性。其次,具有競爭性,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要制定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然后以個體或團體的形式進行比賽,并爭取勝利。體育游戲教學要求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反應能力、運動能力和思維能力,并在合作協調中共同完成游戲任務。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自身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意識,并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再次,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教師可以將體育項目作為體育游戲素材,將體育競技精神與相關的游戲規(guī)則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采用多樣化的游戲模式,例如團體類競技游戲、雙人游戲等,使學生在掌握一定體育運動技巧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體育教學和運動的意義。最后,具備目的性。體育游戲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在設計游戲項目和規(guī)則時,必須著眼于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
二、職業(yè)學校體育課堂中運用游戲教學法應注意的原則
首先,要遵循適當性原則。體育游戲種類相對較多,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基礎、能力,以及階段性教學目標,選擇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游戲。此外,還應當考慮體育場地、體育器材、天氣狀況等因素。例如,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qū),天氣狀況較為特殊,且體育場地地形復雜,教師在設置體育游戲時,就應當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以增強體育游戲的可行性和適當性。其次,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職業(yè)院校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體育基礎較差,因此,在開展體育游戲時應當注意循序漸進,體育游戲不能難度過大,否則,學生會因難以完成游戲任務而產生沮喪或放棄心理。教師應當從簡單游戲入手,逐漸加強游戲難度,并根據學生在游戲中的表現,及時調整難易程度。比如,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要設置一些相對容易的游戲,在教學過程中則應當適當增加游戲難度。最后,要注意組織性原則。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意外性與危險性,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應當加強紀律要求,并監(jiān)督每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在完成游戲任務的同時確保學生的安全性。此外,只有增強組織性,才能達到體育訓練和教育的目的。
三、職業(yè)院校體育課堂中游戲教學的應用策略
1.教學準備中的運用
在開展體育教學前,教師應當組織學生通過體育游戲進行一定的身體訓練,活動身體的各個部位,以確保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身體能夠達到預期的靈活性。若缺少這些準備活動,就會導致一些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出現反應遲緩或難以適應的情況。因此,在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設置一些難度較小的體育游戲,這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熱身,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在課堂教學前組織學生進行慢跑或做健身操,這些傳統的準備活動形式過于單一,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厭學情緒。因此,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合理設置一些體育游戲,例如,鉆山洞、跳山羊、螺旋跑等游戲,幫助學生進行訓練熱身,并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設置體育游戲項目時,教師應當注意游戲的新穎性,運用創(chuàng)新性游戲吸引學生注意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進而促使學生的心理與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
2.技術動作訓練中的運用
技術動作訓練是職業(yè)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要領,進而加強體育訓練的規(guī)范性,減少運動中意外事故的發(fā)生。例如,在籃球教學中進行投球訓練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興趣等劃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傳遞籃球,剩余學生則可以報數字,在報數結束時,拿到球的學生則要進行投球,這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投球技巧,另一方面能夠增強技術動作訓練的趣味性。
3.身體素質訓練中的運用
職業(yè)院校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體育訓練運動量大、過程單調,而且缺乏創(chuàng)新性。體育游戲能夠極大地增強身體素質訓練的趣味性,引導學生自主、自覺的參與到身體素質訓練中。因此,教師在身體素質訓練中可以選擇合理的體育游戲項目,例如,在腿部力量訓練中,可以進行蛙跳接力、立定跳遠、接力踢足球等游戲,或通過推小車、投籃比賽等活動進行上肢練習。多樣化的體育游戲能夠增強身體素質訓練的豐富性,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需要強調的是,在進行體育游戲時,教師應當注意加強防護措施,避免因難度較高產生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顧洪偉.淺談體育游戲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
[2]丁仲,李航.體育游戲對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J].科技資訊,2011.
[3]湯春紅.帶著學生去“游戲”——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