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濤
摘要:互聯網時代,微課、百度傳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手段不斷推出。本文根據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以現在熱門的翻轉課堂為例,探討先進教學方法的實施和教學效果,并對有效教學作進一步的總結與反思。
關鍵詞:翻轉課堂 有效教學 實施 反思
互聯網改變了一切,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微課、百度傳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手段不斷推出,作為技工院校的電子專業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地學習、實踐先進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保證教學的效果。下面,筆者以現在熱門的翻轉課堂為例,探討這種先進教學方法的實施和教學效果。
一、翻轉課堂的現實意義和具體實施
1.翻轉課堂的現實意義
翻轉課堂源自美國兩個老師,一個叫伯爾曼,一個叫薩姆斯,他們用屏幕捕捉軟件錄制做好的PPT演示文稿(也可以是微視頻),并配上實時的講解聲音,放到網上供學生在家里觀看。第二天,學生在老師幫助下和同伴面對面展開討論和完成作業,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從學生角度來講,相當于自主學習,他可以在課外輕松地掌握進度,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懂的就快進,不懂的可以反復看,也可以帶著問題第二天在課堂上討論、問老師。
從老師的角度來講,身份從教授變成了教練,同時也促進了課堂上的互動,搞活了教學氛圍。顛覆了我們滿堂灌的教學理念,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這種教學形式不火不流行,真的是不可能的。
2.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
俗話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家都知道,技工院校生源質量相對較差,所以實際設計中,教學內容必須時間短(15分鐘以內)而精煉,必須有趣(否則學生不會看),而且必須目標明確,留有余念(便于學生學習和下一步的討論)。
(1)以音響延時控制電路為例。作為一個課題項目,要有趣,先給學生看看做好的產品通電是什么現象(花時2分鐘)。然后簡單講一下電路工作過程,什么聲音放大、整型、觸發,單穩態電路翻轉,繼電器得電吸合等等(花時6分鐘)。
因為是實訓課,這次的目的是學習怎么裝配,針對電路的難點,視頻中示范一下三極管的安裝(花時2分鐘),再講一講繼電器的構造(花時3分鐘)。最后提示一下,明天上課大家進一步討論,各組選代表上講臺示范關鍵元件的安裝方法。那么第二天,大家上課討論時,作為教師的角色是教練,就要鼓勵和觀察學生,先讓一些不活躍的組、不太懂的學生發言示范,鼓勵并營造學習氣氛,告訴他們答錯沒關系,但一定要思考后再說,有根據地說,反對糊弄老師、亂講(主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糾正少數學生消極、不良的學習習慣)。
這些學生發言一般錯誤的概率比較大,下面就有活躍的學生七嘴八舌地糾正。這時筆者還是以鼓勵為主,維持熱烈的學習氛圍,一步步依次引導中等掌握程度的學生到熟練掌握的學生各抒己見,積極討論。筆者還可以適當地根據他們已經掌握的程度,添加一些更有挑戰性的問題,來個“火上澆油”,以提高層次。最后,等討論成熟了,筆者再進行一個點評總結,圓滿地上好了一堂課。
在這堂課中,會發現由于將一些概念、原理等敘述性的問題放在課前,讓學生自己看,其實相當于提前預習,這本身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下工夫備好課,根據教學項目的知識點和學生經常犯錯的地方,設計一些精彩的“問號”,放在給學生提前看的教學視頻的結尾,留有余念,為第二天課上的討論打下良好的基礎。精彩的“問號”才能激發出學生的探究熱情,學生課上熱烈地討論也就體現了他們是課堂的主人。
(2)以直流調速電路的安裝為例。作為一個課題項目,第一次筆者先仿照上面音響延時控制電路的方法制作一次教學視頻(具體內容不一樣),進行一次課堂討論。然后實際安裝一遍。筆者在思考中,不由得想起了一名印象深刻的往屆學生。這位學生平時桀驁不馴,老師也很頭疼,對其唯恐避之不及。但恰恰就是他,在這次電路的安裝中,他把原理圖上是上下兩層的電路做成了一層,而且線路相當的簡潔,排版科學,焊接美觀,用時還少。給筆者帶來很大的震撼,為此,筆者還大大地表揚了他,并且認真地根據他的思路研究了一下電路安裝方法,確實有些挑戰。要將主電路中間扒開來,把下面的控制電路上下180°翻上去,融入主電路中去。這樣一來,馬上就有了一些可以探究、討論的問題。這些寶貴的問題是無價的,筆者把它總結了一下,作為了一個教學經驗。在這次視頻中,筆者先點評了一下這次的電路安裝,錯誤的地方進行糾正、示范,好的地方進行表揚、強化。
接著,筆者以蛋糕為例,要求他們把雙層做成單層蛋糕,思考怎么樣做成單層電路,第二天討論。就這樣,一個大大的“問號”產生了,明天課堂上激烈的討論是可以期待的。有趣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這個例子只是拋磚引玉,在我們電工電子組里,有很多思維的火花和教學的范例。比如,一位前輩提出電路按鈕不按照原理圖安裝,而像實際產品一樣,放一邊或者環型安裝等等。組里老師們的群策群力,也是課程改革的有力保障。
說到這里,感覺到似乎還有些意猶未盡。因為不管教育方法怎么推陳出新,甚至眼花繚亂,歸根結底還是要放到教學課堂上進行實際運用,最后檢驗的標準是看學生到底愿不愿意學你的課,有沒有收獲,是否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也就是有效教學。
二、借題發揮
1.利用好網絡教育資源
曾幾何時,筆者參加一些教研活動,聽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示范課。感覺沒什么實質性的東西,學生的互動也很勉強,感覺也就是擺擺花架子,我們更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有效教學。于是有一天,筆者心血來潮地上網對腦子里冒出來的這么一個名詞進行了百度搜索,結果大吃一驚,自己還只是有一個想法,網上竟然連書帶教材、論文一應俱全,感覺互聯網就像海洋里無盡的潮水淹沒了你。它既給你帶來了便利,也顛覆了你的觀念。所以,作為一名專業老師一定不能做井底之蛙,一定要利用好網絡資源,學習好專業知識和教育理念,充足“電”才能上好課。
2.知行合一,關注細節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論中倡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寥寥幾個字,樸素的語言,至今仍然具有豐富的教學價值。尤其是筆者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習期間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點。
學院的李老師在給上課時告訴我們,很多教材(尤其是電子EDA軟件類)他們是不用的,都是自己編的講義給學生。因為這類軟件教材一開始大多是“英譯中”(電子專業軟件基本上由歐美大公司開發,國內的翻譯有時僅僅相當于一本說明書而已),后來的教材又有很多是相互“借鑒的”,它們缺少豐富的實踐支撐。
所以你會發現,有些教材干巴巴的,總是感覺缺少一些細節,讓你無法實際操作。而李老師本人既上課教學,還在企業從事實際的設計工作,承擔一些生產任務。所以在教學中,不管是項目教學還是任務驅動、一體化課程,他都可以用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細節來豐滿他的教學。他在教我們Protel畫圖軟件時,無論是軟件參數一項項的設置,還是具體地畫圖示范,都顯得很專業,使我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因此筆者認為,作為一名電子專業的實習老師,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工學交替,知行合一,把現在工作中的經驗和專業細節融入教學內容,才是有效的教學,學生一定會體會到知識是有用的。
3.教無定法,不拘一格教人才
微課好不好?好,但誰規定微課一定要在網上發布的。我們電工電子組的前輩就摸索了一下,利用網絡攝像頭加電腦,通過軟件捕獲直接投到大屏幕上來教學。焊接動作、電子儀器儀表地使用等等,課堂上的示范,隨時即興地來個“現場直播”。教學效果也相當不錯。筆者認為形式不重要,關鍵是取其精華。
據了解,第一代翻轉課堂嘗試過上海楊思中學的“先學后教”模式。其實,筆者在課堂上也做過類似的嘗試。因為有一個班的學生大多比較調皮,不好好聽講,筆者一發火,就讓他們先裝配電路自己不講,等他們遇到了麻煩,回過頭來需要老師的時候,筆者再講解、指導,結果發現學生反而認真聽課了。
課后的個人體會總結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要多用心、多探索、多總結,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經驗積累多了,自然能達到有效的教學目標。
這里所說的教無定法,不是隨心所欲,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而是指在總體把握教學目標的情況下,通過了解學生情況、分析教材后采取合適的方法來組織教學,課前是要花心思備好課的。
比如說,電子專業貼片元件的焊接可以采用視頻微課的形式來示范教學,而單片機編程因為有很多的程序符號,采用PPT文檔的形式來演示就比較合適。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教學目標明確,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能夠相對輕松地掌握知識技能,就是成功有效的教學。
作為一名電子專業的實習教師,筆者通過實踐體會到,有效的教學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評價標準,那就是學生畢業后,能夠盡早地適應專業崗位,能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筆者認為,隨著社會迅速發展,知識不斷地更新,逼著我們老師要不斷地進步。反過來講,中職教育在教學改革中有著非常大的探索空間(中小學義務教育條條框框比較多)。講臺不大,只要我們老師積極進取,教育學生成材的路會越走越寬。
通過以上的敘述,與大家探討熱門的教學方法,拋磚引玉,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地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通過有效地教學,促進學生成材,用我們辛勤的耕耘,來收獲沉甸甸的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