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鈞
【內容摘要】雖然啟發式教學方式在我國高中教學中的使用時間較短,但由于其綜合了各種優秀的教學觀念,因此使用效果始終較為理想。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高中生物教育者開始將這種教學手段融入到了自身的教學之中,并根據學生的實際生物學習能力,對啟發式教學方式的設計與開展方式進行了適當的調整,以求達到理想的生物教學效果。下面我們將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對啟發式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介紹。
【關鍵詞】生物實驗 啟發式 教學設計 啟發問題
生物主要是對生命現象以及生物活動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在高中開設生物課程,主要是為了讓高中生通過對生物知識的學習,了解自然知識,養成良好的生物思維,提高自身的生物實踐能力。為了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高中生物老師一直在積極探索高效的生物教學方式,而啟發式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利用啟發式手段進行教學,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利用多元化形式開展啟發式教學
由于生物這門學科的教學內容較為枯燥,為了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老師在使用啟發式教學方式時,必須要加入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意愿的教學元素,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達到這效果的教學種類較多,像直觀性教學、第二課堂教學等等都能有效激發起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1節《細胞的增殖》一課時,老師就可以使用多媒體向學生直觀的展示細胞的增殖過程,這樣做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本課的知識點產生強烈的探究意識;另一方面是便于學生對細胞增殖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同時,當本課知識點教學完成之后,老師還應對課余時間進行充分的利用,可以開展第二課堂來對學生進行教導。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師開展第二課堂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生物知識點進行學習,所以要盡量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老師只需對學生進行適時引導以及與他們交流感情即可。
二、使用生物實驗開展啟發式教學
生物與數學以及物理學科相似,都是探究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老師可以利用生物實驗來開展啟發式教學。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課的實驗為例,開展這一實驗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了解果醋以及果酒的發酵菌,掌握這一發酵過程的反應式。老師先實驗開展之前,首先老師應向學生展示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并向學生告知:“同學們,你們看,這是老師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只要方式合適,你們自己也可以釀造出相同的酒,你們想嘗試嗎?”來帶動學生對于本次實驗的參與興趣;其次,老師應利用課件來向學生展示本次事物實驗的原理以及實驗注意事項,從而達到對學生適當啟發的目的,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了。
當實驗結束之后,老師要再次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是否發現葡萄酒的整個制作過程中,只是加入了葡萄汁,為什么可以釀出酒呢?”進而再次對學生進行啟發,這時再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學,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運用問題開展啟發式教學
教學問題是啟發式教學常用的手段,老師會通過問題來達到對學生學習引導的目的。例如在講解《人類遺傳病》一課時,老師首先要利用“同學們,你們了解什么是遺傳病嗎?”“你們知道有什么常見的遺傳病嗎?”等一系列的提問,代入本課的教學內容,并讓學生對遺傳病這一概念產生探究意識;之后老師要再次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產生遺傳病呢?”以及“有什么方式可以改變遺傳病癥嗎?”引導學生對基因變異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這種啟發式問題的使用,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氣氛,同時還能通過不斷的啟發,讓學生自主對知識點進行學習,進而達到理想的生物教學效果。
四、合理運用語言開展啟發式教學
語言是課堂知識教學的重要開展元素,老師只有合理使用教學語言才能達到相應的生物教學質量。所以老師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藝術,讓學生可以對生物知識點進行深入的理解。例如講解《細胞的分化》一課時,老師可以在教學之前先帶領學生對上一課“細胞的增殖”知識進行復習;其次要使用比較法,引導學生對細胞分化以及細胞增殖之間的相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進行對比,進而實施啟發式教學,幫助學生理清本課知識脈絡的同時,對細胞增殖知識點進行了鞏固,切實完善學生的生物知識結構。
結束語
本文介紹的啟發式教學開展方式只是對各高中生物的參考,各高中生物老師在實際開展啟發式教學時,應將本校學生的生物學習綜合情況以及使用的生物教材兩方面的因素考慮到其中,制定出科學的啟發式教學計劃,進而將啟發式教學的價值完全挖掘出來,為自身所用。
【參考文獻】
[1] 高紅雷.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13(21):68-69.
[2] 邊小靈. 高中生物的啟發式教學模式設計[J]. 考試周刊,2016(40):139.
[3] 周美華.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 新課程(中),2016(03):81.
(作者單位:四川省古藺縣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