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倩
摘 要:生態課堂能夠解放學生思想、喚醒學生生命意識。文章從優化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自主快樂,改革教學模式、告別灌輸、自主探究,改進教學評價、講究尊重、自主發展幾方面研究打造語文生態課堂的策略,讓教學更加科學化、健康化。
關鍵詞:生態課堂;小學語文;優化內容;改革模式;改進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05-0032-01
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精神,貼近學生實際,開發課程資源。但是,在教學中有些教師還是舍不得放手,不肯越教材雷池一步:手把手地教、嘴對嘴地喂、大眼瞪小眼地記,不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封閉學生的視野、不考慮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成為知識的奴隸。這種狀況必須改變。
一、優化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自主快樂
如果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課堂內容就要能引起他們的興趣,符合他們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只有這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有話可說。而這樣的教學內容只能來源于生活,生活才是最富有感情,最富有活力的素材。語文教師不能生硬地把教材內容強加給學生,而是要深挖教材,找到教材與學生生活的結合點,以此加強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在《最大的麥穗》教學中,課文故事很簡單,但道理深刻,如果教師只是就課論課,學生可能也會找出課文中要講的道理,但是不會形成自己的真正認知。所以,教師不妨先放開教材,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同學們,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這節課我們就從你們遠大的理想開始。”教師簡單的引導,使學生們興致高漲,都爭著搶著說,其中一位同學:“我想當一名宇航員,宇宙任我遨游。”“你的理想這么遠大,非常好,那你打算怎樣實現你的理想呢?”“這個還沒想過,等我長大了再說唄。”“等著哪能實現理想呢,你得從現在開始,抓住現在。在人生的旅途中,遠大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為了將來放棄了現在。”語文教學不能脫離生活而存在,脫離生活實踐的課堂內容是生硬的,不容易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依據教材,結合生活組織教學活動,建立生活化的生態課堂,引導學生參與、配合。
二、改革教學模式,告別灌輸,自主探究
人才不是靠灌輸出來的。語文教學不能總是學生寫生字,老師考查生字;老師分析課文,學生畫在書上;學生寫好筆記,老師檢查筆記。這種教學模式看似充實緊張,實則蒼白枯燥,學生忙忙碌碌,沒有思考,也沒有自主。生態的課堂就是要改變這種現狀,把學生從機械死板的課堂中解放出來,激勵學生自己去發現課文的精彩,激發學習的欲望。在《蟻國英雄》的教學中,為了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的獨特感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文章中哪些內容對你觸動最大,為什么?”然后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發表見解,或者同學交流后得到共同認識再分享。老師的積極鼓勵,輕松、寬容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們的主動性增強。“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為什么要問這樣的問題?”“太震驚,震驚到令人懷疑,單單地用‘欽佩不足以表達我對螞蟻的敬佩。”沒等老師接話,另一個同學接過來“什么是‘英雄,至死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危急中從不束手待斃。”很明顯,學生已經與文章產生了情感共振,明白了文章的內涵。語文課堂很多時候并沒有絕對的教學目標,比如要記住幾個詞語,從文章中要明確什么樣的道理,學會什么樣的語文技能。語文博大精深,教師沒必要死死地抓住課堂不放,要學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領悟。
三、改進教學評價,講究尊重,自主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著不得急的,學生的成長是慢功夫,任何只顧眼前利益,不顧學生實際,不分學生差異,看不到學生未來發展的教育評價都是違反教育規律,扼殺學生潛力的,都應該摒棄、杜絕。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一切才剛剛開始,孕育著無限的美好,教師要做的就是欣賞他們,鼓勵他們,給他們信心,為他們加油。在《李廣射虎》的閱讀教學中,為了引導學生用質疑的方法閱讀文章,教師設計了一個問題:“題目是文章的靈魂,它會提示你整個文章的內容或者主旨,那么你從‘李廣射虎的題目中會發現什么呢?”教師本來是想讓學生圍繞文章內容提出問題,沒想到一個學生:“我沒發現什么,不就是李廣射死老虎嗎?”學生的回答讓教師措手不及,其他同學也來了興致跟著起哄。“李廣射虎,就是李廣射死了老虎,能發現什么,我倒是想到了武松打虎,老師你說他們兩個誰厲害?”面對鬧哄哄的課堂,教師并沒有責怪他們,反倒說:“你們真聰明,聯想也豐富,現在我也非常好奇,他們兩個到底誰厲害,是不是還得看看李廣是怎樣射死老虎的?”教師巧妙地把學生引到文本內容上。課堂上有時學生無所顧忌地發言,正是學生思維發散的表現,說明學生的思維廣度非常好,教師一定不能一棒子打死,認為他們擾亂了課堂秩序,而是應該因勢利導,改變評價方式,既能保護學生的這種思維品質,又能讓課堂在正常的秩序下進行。
四、結束語
總之,構建科學的、發展的語文生態課堂,讓學生們自主創新,自主探究,自主發展,關鍵還在教師。教師要明確肩上的責任,認清教育的本質,不要做阻礙教育改革,阻礙學生發展的人。只有教師真正改變了教學觀念,生態課堂才能更好地生成,穩步推進。
參考文獻:
[1]邱靜.淺析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生態課堂[J].時代教育.2016(02).
[2]葉美玲.生態課堂,讓語文散發人文清香[J].教育藝術.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