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冰冰


摘 要:評價本應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起著診斷、導向、激勵和引領作用,但實際狀況卻不容樂觀。本文基于當前評價認知的現狀,對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進行了調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旨在清晰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內涵、動力和方向,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中小學體育教師對評價的深層認知,為構建科學實效的評價方案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現狀;認知;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1-0041-02
中小學體育教師是提升體育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石,評價則是幫助教師揚優勢、找差距、提升專業素質、優化師資隊伍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是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與動力源,可謂舉足輕重。但由于當前對評價現狀及價值認知的膚淺,導致了評價意識及位置的缺失與淡化。本文旨在通過調查研究拎出問題根源,厘清評價認知的差距與必須,同時也呼吁廣大教育工作者、體育教師共同擔當、研究對策,從而為構建科學實效的評價方案奠定基礎。
一、評價方案與中小學體育教師實際發展需求差距明顯
評價方案對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不言而喻,然而好多事情都在方案、需求、差距上打轉,甚至束之高閣,敷衍了事?;诖?,為了解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方案現狀,筆者以“貴校的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方案源自哪里”為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79%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80%的中小學校長選擇學校自主制訂,12%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1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借鑒其他學校的方案(見表1)。無論是上級主管部門、學校自主制訂還是借鑒其他,評價方案都是針對區域、本校所有學科教師的,評價側重于教學質量、教學現象,忽視對其教科研能力、教學能力、教師素養,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層面上積淀與匯集的綜合評價,更缺乏對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特點與工作實際需求等因素的考量。對于體育教師而言,其專業發展是指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通過專門訓練( 包括體能、技能等) 和終身學習,逐步習得體育教育的專業知識與運動技能,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水準,貫穿在成為一名優秀體育教育工作者的整個過程中,可謂是終生行為。因此,縮短評價方案與中小學體育教師實際發展需求的差距刻不容緩。
二、評價方案制訂成員離不開體育專業人員的參與
不同成員制訂出的評價方案對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起著不盡相同的作用,而目前無論是督導評估還是教學質量考核的量化積分等都存在著缺少專業人員參與的現象。為了解這一狀況,筆者以“現行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方案的制訂成員有哪些”為題進行了調查,從表2可以看出,58%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57.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學校管理層,15%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17.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體育教師,只有5%左右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中小學校長選擇體育教研員或由學校管理層、體育教師、體育教研員共同制訂。這表明各校評價方案的制訂成員大多由學校的中層領導組成,由他們制訂出的方案,涉及管理層面的較多,基于學科教師專業方面的則相對較少,尤其是與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實際需求方面的相關內容更是微不足道,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評價方案的制訂需要體育專業人員的參與。
為進一步了解哪些人員制訂的評價方案更有益于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又以“您認為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方案由哪些人員制訂比較科學”為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60%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57.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由學校管理層、體育教師和體育教研員共同制訂,8%的中小學體育教師選擇體育教研員和學校管理層,7.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體育教師和學校管理層或體育教師和體育教研員,10%的中小學校長選擇體育教研員,無論是中小學體育教師還是中小學校長選擇學校管理層的都比較少(表3)。由此可見,評價方案的制訂成員需要充實一些體育專業人員。
三、評價內容要充分體現體育學科的特點
評價內容只有適合本學科教師的專業特點,所謂有的放矢,對號入座,才能促進其發展。為了解評價內容有沒有凸顯體育學科教師的特點,筆者以“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內容有哪些”為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65%以上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70%以上的中小學校長選擇了教學計劃、獲獎、教科研、學習筆記、聽課筆記、考勤、課外輔導等內容,64%和49%的中小學體育教師選擇教師自評、互評和學生評教,77.5%和7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了教師自評、互評和學生評教(表4)。由此可見,評價內容大多適合所有學科的教師,沒能體現體育學科技藝性的特點,對于教師自評、互評和學生評教,中小學體育教師和中小學校長的觀點呈現出了一致性?!读x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了要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和課程發展的需要,制訂出適合本地區的評價實施方案。因此,為了有效促進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評價的具體內容應充分體現體育學科特點,以確保能讓體育教師向前向前。在訪談中82%以上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中小學校長也都希望評價方案中既要有共性指標,又要有凸顯體育學科技藝性特點的指標。
四、評價主體要有優秀的體育專業人員作引領
課程標準提出了評價主體多元化的要求,為了解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評價主體情況,以“您認為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評價主體有哪些”為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60%以上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70%的中小學校長選擇學校中層領導,只有38%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12.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學科教研員(表5)。評價主體大多是學校的中層領導,沒有從事體育教育專業人員的參與,缺乏專業視角的引領,不利于評價的有效、持效。體育教研員號稱是體育老師的老師,有著自身專業發展的實踐經驗、深刻體悟和評價的權威效應,通過評價對本學科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起著重要的助推與點撥作用,能使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少走許多彎路,多走綠色通道。訪談中,85%以上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中小學校長都希望體育教研員成為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引路人和評價主體。
五、評價認知的淡化影響了教師的成長
評價的目的是通過對體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質量、效果、專業素質等進行客觀、公正、及時地綜合評定,從而促進其更好的發展?;诖?,以“您認為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結果用途是什么”為題進行調查,表6顯示,70%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7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作為績效分配和評優的依據,27%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和12.5%的中小學校長選擇指出優缺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從專業發展的本質來看,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手段、途徑與方法,實現從“職業”到“專業”的蛻變,來一個與時俱進的“就業”“守業”“成業”的華麗轉身,成長為真正的無可替代的專業人士(語文、數學是體育教師教的嗎?保安、后勤人員替代體育教師的也不少見)。這一過程需要漫長的艱苦歷練,需要評價積極卓有成效的引領,而目前評價結果強化于績效分配(錢、物)、評優及學校管理(校長的工具),淡化了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本質屬性,導致了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和職業幸福感的低下平庸,這也可以說是教師職業倦怠的根源所在,從這一層面上講認知決定一切。
總之,評價是為了有效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而評價方案又是“釜底加薪”之作。為此,在這里也呼吁廣大教育行政部門,教育、體育工作者們在充分認知當前中小學體育教師評價現狀與本質功能屬性的基礎上,形成共識,上下一心,共同擔當,群策群力,構建出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發展的相關評價方案,以期更好的為課程優化、教師發展、學生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