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國翠
摘 要:老師采用督促和“恩威并施”的方法可以有效使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想要讓學生學好數學,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開始,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使其做到能夠自主學習、喜歡學習數學。從淺析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注意事項出發。第一部分為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第二部分主要介紹教師如何引導并不斷完善和提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需要的各項能力,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得數學學習更加獨立自主。第三部分主要講解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得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更容易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最后結論部分,提出作者觀點,收束全文。
關鍵詞:學習興趣;獨立思考能力;數學思維;自主學習
一、數學興趣的培養
要想讓學生自主學習數學,首先就是要讓學生認為數學這門學科是很有趣的。老師可以通過講解有關數學的趣事、講述偉人故事、在課上和學生討論數學問題等活躍課堂氛圍。可以出一個鍛煉思維的題,例如“有兩間房隔著很遠,在一間房子中看不到另一間,其中一間有三個開關控制另一個房間的三盞燈,請問如何知道哪個開關對應哪個燈?”學生往往會感興趣并積極參與討論。這樣使得學生也會在緊張的做題和枯燥的計算后得到放松。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要求老師活躍課堂氛圍,教學中適當地讓學生放松,學生不再認為數學課學習是枯燥和緊張的,學生能夠理解數學的意義和故事。還可以通過課下讓學生自己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做到既動手又動腦,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此外,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勇于提出問題,而且對于提出的問題老師一定要細心講解,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探索精神。學生在思考生活中哪些可以用到數學知識時,就會使其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對數學學習研究提起興趣來。也可以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解答,例如“三角形的穩定性都應用在哪些地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自由回答,對于沒有固定答案的題往往可以自由發揮,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可以從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勇氣與自信開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獨立的思考能力是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的一項必備技能——華羅庚。也就是說人們研究創造出的所有成就,往往必須經歷獨立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在數學教學中,通常的形式就是課上老師教會知識點并且講解完概念后,再通過做例題講解解題思路,并且為學生留一些與當日所講知識點相關的作業,通過做類型題讓學生掌握解題思路。但是往往教學上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老師會給學生解題模板,類型題鍛煉上也大同小異,用一個模板就可以復制解題思路,一旦遇到需要動腦的和要求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解題步驟,學生僅僅知道按照模板做題,無法想出具體的符合題意的解題思路,從而無法做對此題。可以看出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解題思路的擴展和數學思維的鍛煉。因此數學教學不能只靠老師的講解,灌輸學生解題思路,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一味地按照解題模板去做題,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鍛煉。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真正掌握數學的解題思路。具體方法可以參考如下兩點。第一,在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點的情況下,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我鉆研,學生只有認真地獨立思考和研究才會明確解題思路,再通過解題思路的擴展鍛煉數學思維。第二,教師也應在教會學生解題思路后,多為學生提供拓展解題思路的鍛煉機會,不給學生解題模板,每道題都要有思考的價值,并且不會超出學生的知識能力范圍。想要學生自主學習并有所成效,就必須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培養數學思維
想要做到自主學習,就要求學生有良好的數學思維。數學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理解和運用數學知識。數學題的解題過程中,做到運用數學思維進行獨立思考,數學難題就會通過刻苦鉆研后解開。同時在學生鉆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鍛煉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時,要理解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教授的知識本身是數學基礎內容,所以數學教學往往應該側重數學思維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就是改變課堂過于強調接受學習、學生被動學習和死記硬背的現象。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使學生形成獲得新知識的能力。有了數學思維就會知道數學知識的關系與概念,方便新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總之,想要學生自主學習數學,可以從以上所列舉的三個方面進行考量,總的來說,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彼此間也是相互聯系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數學思維的鍛煉,獨立思考能力和數學思維的培養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兼顧的。數學興趣的培養有利于培養數學思維,數學興趣的培養鍛煉了數學思維。總的來說,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一切都要圍繞學生進行。
參考文獻:
[1]鄭君文.數學學習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2]林振勛.小學數學解題思路[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08.
[3]康紀權.初等數學研究概論[M].科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