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樹華
摘 要:新課標要求下,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基礎語文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建設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無限潛力。對高效課堂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建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助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師生關系;積極性
當前社會普遍追求高效率、高收益,在此背景下的教育事業也需隨之進行改進,因此,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便是建設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效的課堂能夠既快又好地完成指定的教學目標,在最少的人力物力投入下取得最大化的收益。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高效的課堂教學就是要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學習,最終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并沒有真正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1.目標不明
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目標的理解不夠清晰明確,仍保留著傳統的教育理念,看中學生的考試成績,在課堂上依舊以講授語文基礎知識為主,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塑造。
2.方法落后
由于一些語文教師的觀念沒有及時改進,導致其依舊采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進行語文課堂的教學,在課堂上依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記筆記、聽講。這種方法導致學生思想僵化,不會主動思考問題,不利于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養成,雖然看似完成了教學任務,但實際卻沒有任何教育意義。
3.氛圍沉悶
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只有教師一個人在講解,學生機械性地記筆記,導致課堂氣氛非常沉悶,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平等,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對上語文課感到厭煩。
這些問題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課上不主動學習語文,課下也很少花時間復習、預習語文知識,逐漸喪失學習語文的主動性。這種傳統而陳舊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培養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想要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快更好地實現新課標要求下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從以下幾點著手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1.建立平等師生關系
因人施教是高效語文課堂得以實現的前提,小學語文教師應盡力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其原有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進而保障高效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教師要養成傾聽的習慣,通過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發言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這樣才能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促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施行。
2.優化教學過程
想要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需要優化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首先,備課環節,教師應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目標,難易程度要適中,同時要兼顧班級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盡力達到因材施教,避免一概而論。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清晰地把握教學思路,這樣才能將教學內容有條理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在課上保持思路清晰,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必須提前把握教材,抓住課程的重難點,形成清晰的思路,從而更好地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其次,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新課導入,這樣能夠更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新課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最大化地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及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轉變落后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努力探索學生主動、富有趣味的課堂教學模式,例如,小組合作教學、課堂游戲教學等,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還要敢于跳出教材,為學生拓展閱讀的空間,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培養閱讀的興趣,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促進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更好地進行。最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教授學生分析歸納等學習方法,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更好地開展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
3.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只有學會在學習中思考,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因此,建設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想要讓學生自主思考,首要是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能夠更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高效的語文課堂,學生必須是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引導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的任務是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這兩點,學生自然會主動鉆研。
語文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構建高效課堂,只有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更主動、更輕松。只有構建出高效的語文課堂,才能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更好地進步。
參考文獻:
[1]趙志剛.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之淺見[J].現代閱讀,2013(1).
[2]張敦樂.淺談創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方法[J].學周刊,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