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瑛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目前正成為教學中的“新寵”,備受研究人員和一線教師的喜愛。小學語文課堂要想運用好這一模式,可先制訂本學期進行小學語文翻轉課堂嘗試的計劃、設計好輔學案、錄制好視頻,并在積極實施過程中,安排好課前自主學習任務、課堂交流釋疑、課后作業拓展等環節,同時在后期落實好考試檢測、完善評價體系、明確價值定位等反思環節。
【關鍵詞】小學語文 翻轉課堂 運用 模式
“翻轉課堂”,是隨著信息時代伴隨而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因其將“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兩個階段進行了顛倒安排,故也稱之為“顛倒課堂”,它是 2011年風靡美國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這幾年來在我國部分中小學也流行起來,但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也大多只是簡單介紹“翻轉課堂”的應用結果,沒有針對不同學科的特性在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內容等方面做出區別,更沒有提出相對系統的可操作性策略,因而對我們一線教學老師的實踐指導作用不大。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體會,認為要想運用“翻轉課堂”模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一、充分準備:制訂本學期小學語文課本中若干篇目進行翻轉課堂嘗試的計劃、設計好輔學案、錄制好視頻
如在開學前,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依據“翻轉課堂”的先進教學理念,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并合適挑選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章節,設計整個學期的小學語文“翻轉課堂”的實施計劃,并寫好輔學教案。小學語文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首先要吃透“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但同時也要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不能為“翻”而“翻”,而出現脫離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流于形式的現象。尤其在設計輔學教案時,課前預習板塊、謀堂學習板塊和課后拓展板塊三個板塊皆不能少。再者不能忽視的是,與傳統教學相比,“翻轉課堂”的知識內化階段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因此課堂活動的設計是否合理是“翻轉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所以我們小學語文老師在設計課堂學生活動時,應注重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如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小組長匯報課后的所學、所悟、所得,進而讓這些“成果”在課堂上得到交流、傳播并內化。
我們不僅要制定好計劃和設計好輔學案,提前錄制好視頻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學生課外就無視頻資料可閱,翻轉課堂便難以實施。在錄制視頻前,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運用網絡的技能,“熟悉教學視頻的制作流程,明確視頻中出現的文字、圖形、動畫、聲音、視頻、測試題等之間的關系和出現的順序”,并盡可能地制作出小學生喜聞樂見、形象生動、主題鮮明的教學視頻,以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進而增強教學的效果。
二、積極實施:課前安排自主學習、課堂交流釋疑、課后作業拓展
比如,小學語文老師在講授《鞋匠的兒子》一課前,可先提前安排好學生的自主學習任務,可將輔學案電子稿上傳至班級微信群或QQ群,讓學生自行下載,督促學生以輔學案為指南進行自主學習。我們可將《鞋匠的兒子》輔學案中課前預習板塊這樣設計:
1、查閱資料:請根據閱讀需要査閱相關資料,用兩三句話概括下來。
2、請用楷書抄寫課文中帶有生字的兩句話。根據教學視頻中所說的,力求做到:書寫正確、美觀;行款整齊
3、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4、預習時,你帶著一個什么問題通讀了課文?請畫出重點語句,圈出重點詞語,在書中做出批注,談談自己的體會。
5、預習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另外,對于學生的課前的學習時間、任務等應合理安排,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觀看教學視頻,否則時間不合理或任務太多,小學生都無法完成預習任務。
再者,就課堂交流釋疑環節而言,由于我國基礎教育能供給的學校資源和條件相當有限,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還不能實現全面小班教學。因此,大部分小學還是以常規班級和大班教學為主,班級人數過多,這樣就無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自由地討論。這就需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分組時,盡可能讓成員多點變動,同時應讓學生輪流做組長,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鍛煉和提高自己,學會與不同的人相處、合作、交流。
最后,在課后作業拓展環節,小學語文教師需注意:課后仍然要布置鞏固知識的練習題,并及時做好批改和講評。此外,語文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制作一些試題講解的微視頻,并將這些微視頻上傳到班級微信群或QQ群的空間里,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掌握情況自行選擇下載觀看。
三、反思提高:考試檢測、完善評價體系、明確價值定位
“翻轉教學”教學班級和對照班級統一參加學校月考以及期末的統一考試。通過對比,我們就能檢測“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并根據檢測的效果,對“翻轉教學”的實施進行調整。同時完善量化評價體系,可以有效地促進翻轉課堂的改進和優化。因此,教師應將評價指標細化、量化,應不厭其煩地根據評價體系的指標對學生的反饋信息進行系統反思,進而對“翻轉課堂”教學做出調整和改善。
不可否認,“翻轉課堂”在“師生關系、師生角色轉換、主體交互對話、教學資源整合運用與課堂高效”等多方面呈現全新面貌,彌補了傳統課堂的諸多弊病,給長期以來較為沉悶的課堂帶來了的生機與活力。但必須明白,“翻轉課堂”并不適應于所有學科和所有教學內容,目前翻轉課堂的研究和實踐主要集中在數、理、化等這類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在語言類學科中的應用還較少,這就更需要我們語文老師積極探索其在語文教學領域的實踐路徑。另外,還必須明白,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不能忽視的,不能因為有了微視頻自學的模式,就完全將教師拋開到一邊,畢竟傳統的教室授課能使教師在單位時間內,將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和經驗迅速快捷地傳遞給學生,而僅靠學生自己上網看視頻摸索學習進度是緩慢的。所以我們應明確“翻轉課堂”的價值定位,辯證的看待“翻轉課堂”這一新鮮事物,爭取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翻轉課堂”有機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共同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 鴿. “翻轉課堂”在中國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及挑戰[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6)
[2] 丁小倩.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3] 趙云雄.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嘗試[J].求知導刊,2016(4)
[4] 劉 恬. 中小學實施翻轉課堂的理性反思與價值定位[J].教育探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