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婧妍
摘要: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基本材料,語言學習的基礎就是詞匯。在漢語國際教學中,詞匯的學習效果對留學生學習漢語的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為一名從事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師,不但自身要掌握漢語詞匯知識,而且要在遵循詞匯教學原則的基礎上,根據漢語詞匯的特點,不斷探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達到漢語詞匯教學的目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本文以在中國學習漢語為學習背景的外國學生為調查對象,提出適用于漢語詞匯學習記憶的幾種記憶策略,分別是艾賓浩斯記憶法,聯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以及字形的記憶法。本文的特點是基于漢語詞匯音、形、義三個方面的特點來選擇相適應的記憶策略,給外國學生在學習漢語詞匯的同時提供一些有效的記憶手段,改善詞匯學習過程中記憶效果不理想的現狀。
關鍵詞:詞匯教學;教學法;記憶方法
引言
在漢語國際教育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詞匯教學的重要性逐漸突顯出來,成為連接課堂與實踐操作的一個重要環節。詞匯的教學也是句法和語法的基礎教學,對外國學生學習好漢語有著很大的影響。漢語作為世界上最復雜的一種語言,怎么樣可以讓漢語詞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來促進有效的記憶并可以持久的停留在人腦中呢?我們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并進行詞匯教學的方法創新,尤其是詞匯教學中的記憶方法創新。隨著近幾年中國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漢語成了外國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的首選,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對中國的文化以及漢語的學習抱有極大的興趣。一個外國學生是否能夠學好漢語的最明顯表現就是可以掌握足夠的詞匯量。就像中國學生學習外語一樣,一個外國學生的漢語水平的高或低,很大程度上是看學生對詞匯量掌握的多與少。事實上漢語詞匯教學與記憶的現狀并不盡如人意。由于漢語是語義形的語言,所以漢語中的詞匯都會有其產生的緣由,甚至是演變的過程。因此漢語詞匯教學要與漢語詞匯的音、形、義三個方面的特點來進行教學與記憶的方法,這更有利于記憶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從而提高外國學生學習漢語詞匯的學習效率,改善詞匯教學在現狀中被忽略的現實以及可以改善學習者記憶的問題。
從多年來眾多學者對漢語國際教育詞匯教學的研究中來看,不少學者依據漢語的自身特點和結合心理學,認知學等學科提出適用于漢語國際詞匯教學的理論方法。詞匯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學習,還要學習漢語言的文化精髓來幫助漢語詞匯的記憶。漢語詞匯的學習對于外國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改善提高或者是語言表達能力的靈活運用都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這樣看來漢語國際詞匯教學尤其是詞匯記憶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環節,同時也在促進漢語國際教育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遺忘曲線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描述了人類大腦對新事物的遺忘規律。他證明了記憶無意義音節的速度與記憶有意義音節的速度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只要在可記憶的范圍內理解了所學習的知識,就可以記得很快并且準確的記憶知識,若是死記硬背那效果就會差很多。
胡明揚認為:“語匯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改進語匯教學,首先必須破除不同語言詞語之間存在簡單對應關系這種觀點,要深刻認識不同語言詞語在語義概括方式和范圍方面的差異”,這就告訴我們詞匯這個薄弱的環節已經開始逐漸顯現出來,改進詞匯教學現狀刻不容緩,但具體的改進方法需要我們不斷的探討與實踐。
針對現階段漢語詞匯的教學狀況與記憶效果,研究中仍有需要注意的一些前提條件,在條件的限制下進行研究測試,找出漢語國際教育詞匯教學與詞匯記憶問題的關鍵所在——也就是本論文研究的核心問題。筆者在這篇論文中簡單研究了幾種在詞匯記憶中用到的記憶法,并付諸于實踐進行檢驗。
(一) 漢語國際教育詞匯教學中已有的教學法分析
想要搞好詞匯的教學,就要根據漢語詞匯自身的特點,并且運用適當有效果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澳壳拔覈鴱南到y地產生對外漢語教學專業一直到現在,主要應用了三種教學方法,分別是:以句型訓練為主的直接法;以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為目標的“結構——情景——功能”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還有“結構——功能——文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我們不難看出上面提出的這三種詞匯教學模式都是與語法相關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現階段的漢語詞匯教學中語法的教學占據了主要的位置而詞匯本身的教學卻被忽略了。近幾年來隨著漢語國際教育的不斷發展,漢語詞匯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想要徹底的改變漢語詞匯教學中的不足還需要長期的努力。
1.1直接翻譯法
為什么說漢語國際教育詞匯教學并沒有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效果,筆者認為很大原因是教學模式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上——直接翻譯法。舉一個簡單的詞匯例子來說,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媽媽”這個詞匯的時候,很自然會對應到英文的“mother”,雖然這樣能很快明白這個詞匯的意思,但是這只是停留在暫時的記憶階段。想要真正理解不僅僅要理解詞匯的意義、發音,還要了解詞匯背后的文化背景。我們可以把“媽”字拆開來講解,左邊代表女性,而右邊是一匹馬。由瘦弱的女性來牽著馬,顯示出媽媽的不容易,十分辛苦。再比如說孕婦的“孕”字,學習者看這個字的第一印象是有點復雜的,如果只是翻譯成“pregnant”只是能讓他們互相對應詞匯和意義,但是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是很差的。在教學過程中,同樣把這個字分成兩個部分來講解:上面那部分像是一個女性挺著大肚子,大肚子里邊有個“子”,告訴他們“子”在中國以前的時候指的是子女。這樣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形義的結合使漢語詞匯更具有吸引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向學習漢語的外國學生展示出漢語學習的趣味性,不再因漢語的復雜而產生畏懼的心理。
1.2多媒體教學法
所謂多媒體教學法是一直以來被我們所熟知的,可以說已經廣泛應用在各種類型的教學過程當中。它利用了計算機、投影、電視、幻燈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聲音,圖像等直觀性的信息內若,并把傳統的教學手段(如:模型、黑板等)方式作為基礎,二者進行了有效的結合。作為現代的漢語國際教師,如果能夠熟悉現代化教學手段和理論并且可以熟練地進行操作,依照漢語詞匯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選擇現代化教學媒體,使之與傳統的教學媒體適當的結合,就可以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大大提升教學效果與記憶效果。
在現代的各類教學中,多媒體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了課堂中去。一堂生動的多媒體課程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到知識的海洋中去。比如說在學習“西紅柿炒雞蛋”這種典型的中國菜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來進行詞匯教學。放一些圖片以及帶聲音的動畫、視頻于一體來進行詞匯的演示,讓詞匯好像擁有了生命。與此同時還可以把所學詞匯的使用語境做成動畫來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詞匯所適合運用的語境,同時還可以身臨其境的體驗。生動又具有趣味性的多媒體課堂往往能夠給外國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理解記憶。
(二) 漢語國際教育詞匯學習中相關的記憶方法
任何一種語言都具有音和義的特點,就漢語詞匯來講,它本身就是音(聲旁),形(漢字的形狀),義(意義)三個方面結合的整體。每一種不同語言的音形義都具有自己的特點,由此可見音、形、義是學習語言的三大要素。同樣我們都要抓住漢語詞匯音形義的特點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漢語的詞匯是由漢字組成的,而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是最重要的輔助性工具,所以漢字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中國的漢字本身就是音形義的結合體,對于外國學生來說想要真正學好漢語就必須要學好這三個方面的內容。
我們可以把漢語國際教育詞匯教學法與漢語詞匯音形義的特點相結合起來形成一種關于詞匯音形義的記憶策略。我們可以利用漢語詞匯這樣的特點來分別對音形義三方面的特點進行相關記憶法的匹配,不同的漢語詞匯應當根據其特點的不同來選擇適合的記憶方法。
2.1艾賓浩斯記憶法
詞匯的記憶并不是一時的,即使是選擇了一種適合的記憶策略但還是需要不斷地重復才可以讓所學的詞匯達到靈活運用熟記于心。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規律就是我們最好的指導,他根據人的記憶規律,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多次重復,最終使短時記憶轉化成為長久性的記憶。我們可以發現,看不到的規律也是有規律可以遵循的,我們需要在遺忘率最快的時候抓住時機進行有效的復習,阻止知識的遺忘。不斷的重復把短時間的記憶轉換成了長時間的記憶。
2.2部件教學記憶法
黃沛榮這樣認為,部件是字形結構上最基本的單位,可以小至筆畫,大至部首。透過部件來學習漢字,不但可以化零為整,減少學習障礙,更可以促進漢字學習的效果提升。
漢字的部件多有其自身的含義,甚至有的部件就代表了整字的含義。同時利用相同的部件可以延伸出不同的漢字,例如:“木”可以延伸出“林,森”這是根據同形的部件延伸出來的。還有同音的部件,例如:“才”延伸出“財,材”等,這一部分都有共同的聲旁,根據不同的意義代表選擇了不同意義的部件。這樣歸類對比的漢字教學也是可以加深外國學生的記憶的。
(三) 漢語詞匯記憶策略的分析描述
之前我們主要講述了基于漢語詞匯音形義三方面的特點而延伸出的艾賓浩斯記憶法、部件記憶法,還有一些本文沒有提到的諧音記憶法、聯想記憶法。這些記憶的策略都可以幫助外國學生改善記憶的現狀,當然記憶并不是一時的,它還需要重復,不管運用什么樣的記憶策略去幫助記憶,都需要不斷地重復記憶。在適合的記憶方法的幫助下再不斷的“溫故”,克服人腦的遺忘,這樣的記憶才是有效的永久的。對于學習漢語詞匯的外國學生來說這才是最終的目標。
(四) 本次討論的結果
外國學生在教師教授漢語詞匯知識的同時有意識的去尋求適合本學習階段的詞匯記憶方法。因為他們一直以來的學習習慣與中國的學生不同。外國學生更樂于用聯想記憶法、情景記憶法,這些帶有趣味性的記憶法使得漢語詞匯課堂變得多姿多彩,這說明在漢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外國學生更適合互動的學習方式,所以提高對詞匯學習的趣味性是有一定的必要的。
從該討論的結果來看,具有趣味性的詞匯學習對外國學生對詞匯的記憶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并且隨著復習次數的增加,記憶的準確率也在不斷的提高。
結 語
對于外國學生來說,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應該更加引導學生注重漢語詞匯的深層意義,不止停留在音形的記憶,更多的延伸詞匯的文化部分,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留學生不僅僅要注重漢語詞匯的記憶學習,還要不斷改善自身的不足,對自己的學習記憶過程不斷地進行反思,尋找更有利于自己學習記憶漢語詞匯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交際中去。比如,在記憶漢語詞匯時使用適合的記憶方法,例如聯想法可以聯系相關的實物,相關的讀音,并做到定期重復的記憶。選擇豐富多彩的記憶方法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詞匯學習的樂趣并且增強學生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胡明揚.對外漢語教學中詞匯教學若干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1997,1,12.
[2]李雙梅.試論對外漢語詞匯教學[J].黑龍江史志,2009,209,135.
[3]李菲菲.淺談對外漢語中的詞匯教學[J]。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1.
[4]劉頌浩.閱讀課上的詞匯學習[J].世界漢語教學,1999,4.
[5]楊丹珠.對外漢字教學的現狀及相應對策分析[J]。現代交際,2009,12.
[6]趙金銘.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作者單位: 河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