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倩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的合作辦學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發展的新的教育模式。就合作辦學的本質來看,其不僅可以減少我國在教育國際化的中的人才外流問題,同時也可以最大化的引入發達國家先進的辦學和管理的經驗。但是就我國當前的合作辦學模式來說,并不成熟,這為國內外合作辦學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影響,因此在這里本文就國內外合作辦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分析,通過對辦學的優勢分析,模式分析,從而提出其最終的發展對策,以此來為國內外的合作辦學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國內外;合作辦學;模式;路徑
引言
21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意識的更新,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在這樣的情況下,學者們對國內外的合作辦學情況的研究進程明顯加快。這種辦學模式下,教育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學生的素質養成有著重大的影響,更為關鍵的是其在我國持續推進的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同時隨著全球化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內外的高等教育合作辦學已經從之前單純的形式擴展了具體的內容層面,因此辦學的領域和規模都有了極大的改善,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為了順應時代發展與國際接軌,加快國際化進程,提高學校知名度,推動國內外各個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就成了一個發展的趨勢。
一、國內外合作辦學的優勢分析
根據本文的了解,國內外合作辦學在“擴大開放、規范辦學、依法管理、促進發展”的方針指導下已經取得了顯著發展,尤其是國內外合作辦學在數量、合作區域、辦學層次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內外合作辦學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活動中各要素的配置呈現最優化的一種結構,因此其對國內外高等院校的教育實踐活動具有規范化意義。
(一)師資力量優勢
國內外合作辦學中引進國外優秀師資、成熟的課程和教材,是國內一般高職教育所無法比擬的。因此進行國內外合作辦學必須要將自己原有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從而在此基礎上采用國外相同專業的教學大綱,使之與國際接軌。而在這個過程中外籍教師則必須要具有雙文憑或多種崗位資格證書,更為關鍵的是其必須要具備比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適應我國的教育實踐。
(二)教學資源優勢
教學資源優勢主要是在實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一般來說,進行合作辦學的各個高校,其在實際的教學中,都是采用原版教材進行教學,那么這樣的教學模式也就使得其教師必須要按照己方原有的教材進行,而這些教材本身的內容分和國際的接軌程度是非常高的,并且這些教材的時代性強,可以最大化的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書本環境,從而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國際最新的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另外國內外合作辦學過程中,外籍教師將先進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帶到課堂上可以使教與學互動,教學形式靈活。
(三)外語環境優勢
目前幾乎所有進行國內外合作辦學的高校進行的課程實踐中,外籍教師基本都是采地道的英語授課,因此這樣的授課方式和環境也為學生更好的掌握專業技能和增強外語交際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這樣的強化熏陶下,學生可以有更多機會鍛煉自己的外語能力,為其交際能力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國內外適宜的合作辦學模式分析
合作辦學最為關鍵的是一點就是不能將兩者之間的任何一種隨便拿來就用,而是必須要結合各校的實際情況酌情采用。一般來說,國內外進行合作辦學應該將其現有的資源在一定規范下可以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從而經過實踐探索發現適合本校發展的一種辦學模式。根據本文的分析,目前我國在國際合作辦學過程中已基本形成了三種模式,即融合型、嫁接型和松散型。以下是具體的分析。
(一)融合型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融合型培養模式在我國的很多國家都是受到了歡迎,這樣的辦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于國外一些高水平的教育需求,更為關鍵的是其也很好的避免了國外的學生面臨的高壓學習環境。對于這種辦學模式,主要是四個步驟來實現,第一是在雙方確定合作辦學的前提下,按照實際的情況引進對方的教學計劃;第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相關的課程設置情況聘請對方教師來講課;第三是,按照自己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外方的課堂教育方式進行適當的引進,第四是進行雙語授課。正是這樣的授課方法使得其在知識傳授過程中,最大化的克服了與國外教育的差異,使學生接受到國內和國外兩種文化的混合教育。
(二)嫁接型模式
目前嫁接型模式主要有“3+1”模式、"3+1+1”模式兩種,嫁接型模式主要是近兩年來各個高校采用的一種合作辦學的模式,這種模式對于己方的教育模式和課程設置幾乎是沒有太大影響的,其主要是充分保留各自的教學模式,從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對方的課程教學和評估方式來進行教育,兩者之間互認對方學校的學分,學生獲得雙方學校規定的學分,即可獲得雙方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三)松散型模式
所謂松散型模式是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通過不同渠道吸取國外辦學的先進經驗,利用國際教育資源,來盡快實現教學與國際接軌的方法。具體來說即為通過聘請國外教師來我方進行教學計劃的實施,而在這個過程中,我方教師去國外學習、借鑒教學經驗,總體來看,這是一種漸進的模式,也是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所推行的教育國際化的嘗試。
三、國內外合作辦學模式的發展對策分析
作為當前教育國際化的主要發展方式,合作辦學帶來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所以不論各個國家的辦學模式出現怎么樣的變化,其最終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是其不變的根本所在。在這里,本文通過分析認為國內外教育理念和具體的做法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的,因此從這點看來,兩者如果要合作辦學,就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從而通過實踐最終找到適合的合作辦學模式。當然無論是那個高校找到這樣的模式,其在后續的發展中也必須要采取相關的措施來保證教學的正常進行,而在本文看來,主要是的措施有三點,分別是:
(一)制定合作計劃
目前我國的教學體制與國外高校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之間的人才培養方式、規格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其涉及到的具體的課程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異,如果進行合作辦學,那么這些計劃無疑都是必須要重新進行制定或者完善的,只有這樣,才能進行較大程度的改革,以適應國際化的要求,進而形成自身的特色。
(二)完善教師隊伍
從辦學實踐看,與國際合作辦學,高質量的精通英語的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個垂需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本文看來,必須要積極的強化教師的能力,時刻保持關注,抓住指導時機,并且在合作辦學的實踐過程中,由于是一個持續積累經驗的過程,因此國內外的合作辦學過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和經驗,通過知識的創設、學習材料的提供,指導經驗的分享等進行觀察,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以這些作為基本的起點找出問題據此作出調整,從而保證學生學習的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本文認為教師必須要在指導中把握一定度,通過指導將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然后讓其獨自思考從而解決問題,另外要把握正確的實際,運用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游戲預期的教育效益。
(三)更新教育觀念
國內外合作教育推進了教育創新,而教育創新首先是教育觀念的更新。眾所周知,教育作為一種服務,其對象主要是學生和家長以及用人單位。這種教育理念在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已成為通行的規則,因此開展國內外合作辦學必須更新觀念,樹立國際意識、改革意識、品牌意識和質量意識。同時由于教育機構作為引領我國文化發展方向的主要陣地,其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本文認為在國內外合作辦學過程中,各個高校要堅定教學的理念,及時的更新教育觀念,更為關鍵的是高等教育辦學目標和特色,增強廣大師生的使命意識和進取意識,從而更好的為合作辦學提供幫助。
總結
此次對國內外合作辦學模式的探討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認識國內外合作辦學的實踐,總結經驗,通過分析可以找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為今后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同時上述分析,也為進一步認識國內外合作辦學之所以存在如此紛雜的現象,提供了一個考察的視角,不過由于條件的限制,對各種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對其存在和發展態勢的走向,目前只能做初略的探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有待今后的努力。而在本文看來凡是涉及到國內外合作辦學項目,都必須要對合作模式和辦學模式進行選擇,進而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項目。但是由于兩者都有諸多模式,每個模式又都有相對應的做法可選擇,組合后就構成了多種多樣、千姿百態的國內外合作辦學項目。
參考文獻:
[1]黃道平,方國愛,徐芳.浙江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分析及思考[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3:72-74+87.
[2]吳雁江,方熹.“3+1”中泰合作辦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04:47-51.
[3]程顯峰,吳麗梅,徐永慧,賀東偉.國內外高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研究[J].北方經貿,2012,11:150+152.
[4]曹艷.中外合作辦學“雙校園”模式分析與思考[J].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