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
[摘要]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是刻畫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科學語言和有效工具。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課程的延續,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數學的幫助。本文試圖探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進行高中數學的教學。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數學 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29
數學是培養學生們空間知識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基礎學科,學習數學能夠使學生們的理性思維得到培養,同時,數學課程的學習還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其他理科課程時更加輕松。高中數學課程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論,教材的難度和深度都得到了不小的增加,因此學生們在學習高中數學課程時會有些不適應,還有一些學生在難以適應這一轉變后,對數學課程產生了排斥心理。這種心理對于學生們的數學學習來說,是非常的不利的,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及時幫助學生們改變這一心理。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課程需要培養學生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的數學應用意識得到發展。筆者認為,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做好以下幾點。
一、轉變教學觀念
數學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們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維,同時還需要有基本的數學素養。高中數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延續,相比于初中數學知識來說,高中數學課程顯得更加有深度,同時學生們需要學習的范圍也擴大了,一些在初中階段初步接觸過的數學知識理論,在高中數學課程中學生們可能還會再次見到,但是在高中數學課程中這些看似熟悉的知識又有了不小的變化,學生們如果不能適應這些變化,那么在數學課堂上就容易失去學習興趣,使學習效率低下。高中數學知識更加偏重于培養學生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對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一定的要求,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理論,如果學生們理解不到位,就會影響后面系統知識的學習。為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們的引導,轉變教學觀念,使學生們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得到相應的提高,使學生們能夠增強數學學習能力。
第一,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注重對導學案的使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數學教師憑借自己對知識的熟練掌握來主導課堂,學生們預先是無法知道數學教師要講解的內容的,這對于學生們的課堂聽課效率來說是有所阻礙的,學生們不了解數學教師所講解的具體知識范圍,就很難跟上教師的課堂講解進度,這對于學生們的數學學習來說是很不利的。所以,高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導學案的應用,使學生們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這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同時使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較大的提高。
導學案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對導學案的合理使用,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能夠得到增強。一般來說,導學案包括了這樣幾項內容: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點、自主測評、學習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問題等。導學案是高中數學教師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之后引導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通常情況下,導學案清楚明確地指出了課堂教學中教師所要講解的重點內容,同時數學教師還會將一些難點知識標注出來,讓學生們反復的進行理解和學習。導學案的使用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比較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對導學案的使用學生們能夠比較好的了解教師在課堂上要講的知識內容,因而重點加以學習,這就能夠最大化的利用課堂教學時間,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使學生們的課堂學習效果得到增強。
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講解任意角這一部分的數學知識時,可以提前為學生們準備一份導學案,讓學生們自主進行學習。在任意角的導學案中,數學教師需要將角的定義問題再突出一遍,讓學生們回憶初中階段所學的角的知識內容,然后為學生擴大角的知識范圍,讓學生們記憶關于正角、負角和零角的概念,最后讓學生們學習關于象限角的知識內容。通過這一一層層的知識遞進的學習,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初中數學知識和高中數學知識較好的銜接起來,讓學生們回憶起學過的數學知識,使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在導學案中,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來弄明白任意角這一部分內容所包括的知識,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第二,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新課改指出,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需要發展學生們的數學應用意識,拓展學生們的視野,使學生們學會知識的運用。為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重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避免陷入單純的理論講解的桎梏中,而是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努力將課堂變得更加貼近生活,使學生們的數學意識得到培養。數學課程與實際運用聯系是比較緊密的,高中數學教師如果能夠根據學生們的心理需求來講解數學知識,那么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就會得到增強,這有利于使數學課堂的學習氛圍更加濃厚,使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得到提高。
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需要適度突出數學知識的現實性,使數學課堂充滿生趣。例如,數學教師在講解集合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將現實中的事例作為練習題來考查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數學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們奧運會中我們國家參加運動的所有運動員是否構成集合,也可以提問學生們早晨吃油條的人們是否可以構成集合。這樣生活化的問題能夠使學生們的應用意識得到培養。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高中數學教師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注意使學生們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為了使學生們的數學學習習慣得到培養,高中數學教師需要督促學生們注意學習數學的態度要端正整齊,要求學生們養成預習和復習的好習慣,同時促使學生們對錯題進行反復的記憶,讓學生們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預習知識可以讓學生們在數學課堂上跟進教師的教學進度,使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時間更加緊湊,而復習知識可以讓學生們的知識記憶更加牢固,因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們的正確引導。一些學生在書寫作業時往往不認真,造成卷面潦草的情況,對此數學教師需要及時加以糾正,整潔的卷面賞心悅目,能夠使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更加順暢,使閱卷教師更加輕松,所以,在平常的數學訓練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字跡工整的要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總的來說,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們的良好習慣,幫助他們的數學成績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