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德明
[摘要]數學不同于其他文史類學科,數學需要學生不斷的思考、計算,并通過習題來鞏固知識,尤其是在高中階段數學是很多學生的弱項,所以就更應該注重數學作業的合理、高效性。當前部分學校在高中數學作業的設置上還有很多不合理之處,本文對此將重點進行解析并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數學 作業 高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0157
許多老師、家長以及教育研究學者都在提議給學生降壓,但就數學這一學科而言,除了課堂上的學習,課后的作業是必不可少的。數學學習需要學生豐富的解題經驗和邏輯思維能力,而課后作業恰好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經驗,另外,課后作業也可以達到鞏固課堂知識的作用,因此,課后作業是數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但目前數學教學中,在課后作業的安排設計上還存在許多的問題,許多老師不重視課后作業的“精”,而是重視課后作業的“量”,導致學生課后作業堆積如山,給學生增加了許多壓力。除此之外,許多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后作業的設計上不僅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作業的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提出與之相對應的解決對策。
一、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弊端
(一)教師對作業的設計不重視,過于隨意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所以高中數學老師的教學策略也應該隨之改變,課堂教學只是知識的引導部分,大部分高中學生都能夠自學課本知識。課后作業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通過作業習題的練習,學生可以總結解題經驗,提升解題效率。所以高中數學老師最應該重視的是作業的設計,但事實上,大部分高中數學老師都不會重視作業的設計,對課后作業的布置過于隨意,不經過任何思考,只是通過大量的習題來代替課后作業。如果課后作業不能夠根據課堂內容進行設計,不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設計,那么學生即使認真做完了作業,課堂作業的效果仍然是無法體現,課后作業也就成了“無用功”,甚至還會增加學生的壓力。
(二)作業的設計缺乏針對性
作業的設計是每位高中數學老師都應該重視的內容,如何通過作業的設計來實現鞏固知識、積累解題經驗,是一門學問,每一位高中數學都應該主動去學習數學作業設計的相關內容。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數學作業的針對性,針對性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即作業和課堂內容符合、作業與學生學習情況符合。但很多老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數學作業的布置從不曾考慮到針對性的要求,所以就導致很多弊端。具體來說,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不一樣的,即每個學生在數學課上的領悟力不同,數學成績也就會不同,所以如果數學作業是統一的,那么領悟力強的學生做作業就會覺得沒勁,而數學領悟力差的學生做作業就會覺得很難。這樣的兩個極端情況都會導致數學作業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數學作業過多,給學生帶來壓力
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作業的設計上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增加題量,將大量的習題作為課后作業。這是“題海戰術”的做法,老師希望通過大量的習題來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的感覺,積累解題的經驗。但可能結果恰恰相反,很多數學老師在布置了大量的習題之后,不僅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反而會加大了學生的壓力,導致學生在面對大量的習題時蒙混過關,隨意糊弄,影響其學習積極性。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本身就很大,而如果數學老師再采取這樣的做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受到損害,在數學學習上也就會喪失主動性。
二、高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分析
(一)高中數學教師對課后作業的設計要有足夠的重視
很多高中數學教師都會有“重課堂輕課后”的做法,誠然,課堂教學很重要,但課后鞏固、練習也有一定的重要性。高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他們的課堂學習環節基本上可以自己完成,所以最重要的就是通過課后習題來檢測他們學習的情況。高中數學老師在數學作業的設計上要有足夠的重視,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是要精心設計課后作業,充分發揮課后作業的作用。而在精心設計課后作業的過程中,要考慮到課后作業的針對性、合理性、層次性等內容,即課后作業要能夠與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應,其難度要適宜,課后作業難度、數量也要有一個由淺入深、由少變多的變化過程。其次是要注意課后作業的反饋情況,老師要能夠用心批改學生的作業,并從中總結學生的不足之處,在習題的講評上也要考慮到及時性,不要將課后作業拖了一段時間之后再來講解,導致學生對作業已經失去了印象。
(二)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作業設計,實現數學作業的針對性
針對性是高中數學教師在設計課后作業的重要要素,其具體要求是知識點的對應性、難度的對應性。而其中,知識點的對應性主要指的是課堂教學與課后作業的對應,主要來說就是時效性。即某節課講的是某個知識點的內容,那么該堂課之后設計的作業就應該是對應的知識點的內容,而不能是前一節課的作業。即是讓學生當天學了某個知識之后,當天的課后作業就應該與之有關,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鞏固”的作用,而在難度的針對性方面,主要是針對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作業設計。比如數學基礎好的學生如果做簡單的題目,他們就會覺得枯燥,無法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而數學基礎稍差的學生做較難的題目,他們基本上做不出來,也無法體現課后作業的作用。
(三)改變“題海戰術”的觀念,重“精”不重“多”
很多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后作業的設計上都會出現一個問題,即重視習題的數量,將課后作業的數量作為安排課后作業的第一準則。學生鞏固數學知識的確是需要一定的習題,但是如果老師過于注重習題的數量而忽視了習題的質量,那么學生也就在做習題的過程中白白浪費了時間,反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還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老師改變“題海戰術”的策略,在注重課后作業的質量的基礎上減少作業量,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在作業中鞏固知識。
高中數學教學中除了課堂教學外,課前預習、課后鞏固都是極為重要的,本文分析的主要內容是針對課后鞏固而言,即如何合理的進行課后作業的設計,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本文總結了當前大部分的高中數學老師在課后作業的設計中常見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但要提升教學效率,還需要高中數學教師更多的去了解學生,從針對性、層次性、合理性出發來進行課后作業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