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軍
[摘要]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三觀都處于發(fā)展階段,小學教育應當從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入手,重視小學體育這門課程,在體育鍛煉和游戲中幫助學生鍛煉體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本文將就小學體育對學生性格塑造的重要性做出討論。
[關鍵詞]小學體育 身體素質 放松身心 行為習慣 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62
小學生的心智還未發(fā)育成熟,正處于性格塑造和三觀建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小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鍛煉健康體格,培養(yǎng)各種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而體育作為小學階段教育的基礎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引導學生形成良好性格的重大責任,理應得到廣大師生的重視。
一、小學體育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優(yōu)秀的身體素質對人的影響非常重要,毛澤東同志曾在《新青年》上發(fā)表《體育之研究》一文,文章中明確指出,體育應當放在精神之前,優(yōu)先發(fā)展,發(fā)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則文明之精神隨之”的號召,可見身體素質的重要性。然而我國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并不樂觀,平時學生們的鍛煉時間很少,尤其是冬天,學生幾乎不參與室外活動,在這種情形下,小學體育這門課程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素質往往代表了一個人的健康程度,尤其是對于免疫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來說,鍛煉出一個硬朗的體格和健康的體魄對他們的身體素質往往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另外,隨著現代經濟的發(fā)展和物質水平的提高,我國的肥胖兒童數量急劇增加,尤其是小學階段,體重超標的學生越來越多。小學生的身體和智力正處于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而超標的體重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反應靈敏度和身體的柔韌性,甚至會影響小學生的智力發(fā)育。除此之外,嚴重的肥胖還有可能引起學生的心腦血管疾病。
同時,我們應該明白,規(guī)律性的體育鍛煉還能夠促進學生的骨骼發(fā)育,幫助學生長高,還能夠調節(jié)學生的呼吸功能和心臟功能,增強學生的免疫能力和大腦的靈活程度,促進智力發(fā)育。總之,小學體育這門課程必須肩負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擔,把握住學生身體發(fā)育的黃金階段,時常督促學生進行規(guī)律性地體育鍛煉,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體魄。
二、小學體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放松身心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許多新興企業(y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但是這些工作崗位的門檻高,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對此,很多家長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壓抑了某些小學生的天性,無端增加了他們的學習壓力。小學的課程對學生來說往往是一個打基礎的過程,只有把基礎打牢固了,學生在日后的初中、高中生涯中才能進一步得到提高。在這種社會壓力下,小學體育作為學生唯一一門課外活動,成為了學生宣泄情緒、釋放天性的方式之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小學老師都將學生的文化課教育放在首位,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數量往往也比較多,留給學生的課余時間往往較少,學生可能長期處于學習的高壓中無法得到排解。尤其是對于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往往不懂得如何排解壓力,長此以往,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小學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意識到小學體育這門課程對學生身心健康和壓力排解的重要作用。學生長期待在空氣相對封閉的教室中埋頭學習會使他們的產生疲憊,大腦的靈活程度下降,如果這個時候將學生帶到課外進行體育課程的訓練和學習,往往能夠讓學生重新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適當的體育鍛煉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學體育這門課程可以將學生從繁重的學業(yè)壓力中解脫出來,釋放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強化他們對知識點的記憶,更重要的是改善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
三、小學體育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小學生的心智還沒有發(fā)育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處于建成階段,這個階段的他們往往容易受他們影響,是引導和培養(yǎng)他們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社會上常常會曝光某些類似于“中國式過馬路”、隨手丟垃圾等不文明的行為,小學生往往沒有成熟的判斷力,長期受到這些生活現象的影響,他們有可能會將這種不文明的行為視為正常行為,甚至加以模仿,無論哪種情況都不利于小學生的發(fā)展。
小學體育課程可以利用在室外進行且課程內容靈活多變等特點,增設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小學體育老師可以在體育課中增設有些環(huán)節(jié),主題可以設定成“過馬路”等常見行為的比賽,將學生排成長隊,用紅色紙板代替紅燈,綠色紙板代替綠燈,也可以設置幾個上學快要遲到的情景,讓學生自由發(fā)揮。除此之外,小學體育課程最能引導學生形成的應該是定期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好的身體素質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鍛煉出來,需要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定期進行身體鍛煉的習慣,長期堅持下來,才會對學生的免疫能力、智力等方面產生顯而易見的影響。
四、小學體育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國家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除了要發(fā)展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外,更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在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可塑性強,很容易引導、培養(yǎng)較為全面的綜合能力。
首先,體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能力。因為小學體育這門課程是戶外課程,課程的內容往往是跑步等能夠愉悅身心的活動。這些戶外活動的內容中往往會有接力賽等分組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小學生往往比較天真純潔,與人交往起來語言也較為直接簡單,很容易建立起小組內的友誼,加強小組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其次',J、學體育課程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學生在體育課上往往能夠意識到自己在體育活動中的角色,例如在接力賽中,學生會意識到自己是接力團隊中的一員,必須要拼盡自己的全力為團隊爭得榮譽,這種責任感還可以被學生應用到其他方面,給學生帶來更長久的影響。除此之外,小學體育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今社會中,小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幾乎沒有與同齡人交流的機會,因此有的孩子可能會變得靦腆甚至自卑,語言表達能力較為低下,然而體育課程打破了學生在教室中的固定位置,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平臺相互交流,能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這門課程對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各種能力都有極大程度上的促進和提高作用,注重這門課程的開展將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