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靜
【摘要】職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本文通過對中職服裝技能大賽選題、競賽規程和考核標準等方面的研究,探討了中職服裝專業實行校企深度合作,改革課程體系,完善人才培養要求等方面的措施,提出了以技能大賽為載體,實施“校企雙主體工學交替”, 以賽代練, 頂崗實訓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雙主體 職業技能大賽 校企合作 服裝專業 立體裁剪
一、雙主體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內涵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如何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如何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是各院校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 2010 年職業院校校長論壇上,學者們明確提出校企“雙主體”育人模式,即職業教育實施的主體一個是學校,一個是企業。面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這一新形勢,研究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對職業教育帶來的影響和對策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必然課題。
二、“雙主體校企合作”對技能大賽的促進作用
1、立體裁剪課程教學現狀
2010年,全國職業院校服裝技能大賽把《春夏女時尚上衣款式設計與立體造型》項目納入比賽范圍,這門課程才重新被關注,我校也于2011 年開始嘗試在服裝教學中根據國賽的 《春夏女時尚上衣款式設計與立體造型》項目比賽的內容、形式等,結合服裝企業打板方法、方式對課程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后,將立體造型課程的上課方向制定為以平面制版為主,結合立裁進行立體修版,給學生進行授課,使服裝打板最終達到平面打板立體化的目的。而傳統立體造型課程的授課方式及內容立體造型的另一稱謂是“立體剪裁”,但細究起來,二者還是有區別的,立體裁剪是一種剪裁方法,是完成服裝款式造型的重要方法之一。服裝立體裁剪在法國稱之為“抄近裁(cauge)”,在美國和英國稱之為“覆蓋裁剪(dyapiag)”,在日本則稱之為“立體裁斷”。 它的操作方法是將布料直接覆蓋在人臺或者人體上,通過分割、折疊、抽縮、拉展等技術手法制成預先構思好的服裝造型,通過剪裁,然后再從人臺上或者人體上取下裁好的布樣在平面修正,且轉換得到更加精確得體的紙樣,再制成服裝的技術手法。立體裁剪課程現在一般都出現在大學服裝專業的課程里,為服裝的創意設計服務,細細看來,這樣的課程安排并不適用于中職的。首先,課程以創意設計服裝為主,中職學生還停留在模仿學習階段,極少有學生能進行創意設計;其次,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聯較少;再者,與真實的企業樣板有差距,無法學以致用。因此,要在中職服裝專業中推廣服裝立體造型課程,讓中職學生能達到全國技能競賽的水平,就必須對課程的內容和上課形式進行整合,才能適應中職教學。
2、如何利用雙主體校企合作來促進大賽
全國技能大賽之所以能夠成為教學改革的風向標,充分發揮企業主導作用,主要是源于他自身的特點: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競賽試題和評判標準都是來自于周密的企業調研,根據企業實際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以及 專業領域的核心技術要求,并參照了國家職業資格鑒定標準制定的,他吸收了行業最前沿的技術,涵蓋了新知識、新工藝、結合國際最領先的培訓理念,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反應了最新的職業技能要求,行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這和我們進行校企合作的目的不謀而合。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共同培養技能選手。
三、立體裁剪課程改革的做法
1、整合教學資源,實施“一體化”的課程體系
大賽的命題設計既緊密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與現代化科學技術,又符合教學改革的實際需要。 注重抓好學生專業技能實訓,力爭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提高學生整體專業技術水平,及時發現技術尖子,樹立榜樣,從而進一步加速整體水平再提高。
在立體裁剪課程的教學中應與《服裝設計》、《服裝CorelDRAW》課程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立體裁剪是一種實現款式要求的操作手段,在近年的比賽中,由原有的女上衣立體裁剪轉變為連衣裙立體裁剪,這在對學生的設計能力,立轉平的想象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必須在服裝設計課程上對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進行訓練,才能滿足大賽需求。服裝設計包括造型設計與結構設計兩部分,這兩者的關系是相互支持、相互影響的。 設計者不能單純進行思維設計和繪圖,必須知曉服裝結構的核心點、理解結構變化源,才能巧妙運用結構線去塑造形體,有效控制服裝成品率。
2、優化教學過程,實施項目教學等教學模式
服裝設計與服裝制作的項目化教學設計作品要逐漸向企業作品轉化,突出動手能力培養,每年的畢業作品展示會,一定要邀請企業前來品評。 服裝設計到立體造型的項目化,學生完成設計表達,立體造型表達到成衣展示,學生完成完整的項目設計。
3、提高學生技能水平,校企聯姻, 實現企業用人“零距離”對接
中職服裝專業主要是為服裝企業培養能從事設計、制版、跟單、生產管理等工作的中級技術應用型人才,教學過程離不開行業、企業的支持和參與,教學質量的優劣需要得到來自行業和企業的認可。目前,需要探索更多的途徑和方法,做到真正與企業需求“零距離”對接,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產業的發展。這是本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最基本的目標和根本方向。
經過技能大賽,我們的眼界開闊了:教學觀念要更新,教學方向要開始轉變,教學模式要開始改革,可以看出,技能大賽給中職服裝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大賽,我們可以“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通過大賽,我們可以“比技能、促質量、謀發展”。服裝技能大賽猶如風向標,蘊藏著一種聲勢強大的“職教沖擊波”和“技能沖擊流”,服裝技能大賽猶如推進器,推動中職學校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大刀闊斧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袁豐華.依托技能大賽平臺,促進職業學院服裝專業教學改革[J].價值工程,2011.
[2]李名梁,李媛媛.我國職業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影響分析[J].職教論壇,2012
[3]倪丹,技能大賽常態化背景下的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設計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