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莉
摘要:本文就職業學校英語教育的現狀,分析了職業學校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準確定位目標、分析學習需求、把握學習心理三個方面,就職校英語學困生英語學習的提升策略作了一些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學困生;策略
職業學校學生英語相對基礎薄弱,興趣不高,造成職校英語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造成一大批英語學習困難生。因此,如何改進這些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現狀,使他們英語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學習習慣得以培養,就成了擺在我們職校英語教師面前的課題。本文擬結合教學實踐,就職業學校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提升策略,談幾點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職校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從表面看,職校英語學困生的形成首先與學生英語基礎密切相關。由于招生體制與社會觀念的影響,職校生招生已經從20世紀90年代前的擇優錄取到如今的憑初中畢業證注冊錄取,可謂“饑不擇食、寒不擇衣”,因此學生也往往是經過重點高中、普通高中層層篩選后無奈的選擇。這些學生傾向于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無熱情,甚至厭煩。
而從深層次看,職校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則與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有關。職校生求學目的主要是學一門技能,找一份工作。因此普遍自覺地重視實訓課,輕視文化課。從學生的心理而言,英語對他們找工作并無太大的影響。定位如此,使得學生缺乏必要的學習動機,自然影響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英語學困生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
二、職校英語學困生英語提升策略
有句英語格言叫做“Easier said than done”,職校英語學困生的幫扶提升同樣如此。由于校園整體氛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職校英語學困生的提升遠非理論上那么輕松,但職校英語學困生的提升又是我們無法回避的選擇。英語教學即是學生能力素質提升的需求,也是我們英語教師自身事業發展的需要。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只能迎難而上,不斷摸索與總結,幫助學生順利到達“遠方”。如上所言,職校英語學困生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們采取的策略也必須從多方面綜合考量,針對性實施,有效突破。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實踐做法與體會:
(一) 準確定位目標,服務職業發展
不少英語教師習慣沿用舊的教學理念,將英語教學定位為基礎學科教學,以知識傳授為教學內容,以應付等級考試為教學目標。這樣的目標定位顯然是一個誤區,既不符合《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規定,也不符合職校學生職業發展需要,也是造成大批學困生的重要原因。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與要求,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目的明確、操作性強、豐富多樣的課內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語言,培養技能,積極實踐,提高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由此可見,職校英語教學目標應當定位為應用。江蘇新版職校英語教材(鳳凰教育出版社)在教材編寫思想中指出:要盡量淡化英語“學科本位”,遵循中職英語教學客觀規律。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以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為主線架構課程體系,以學生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主題內容”為載體,按照“環境拓展”的原則組織內容,按照教學導入、聽說、讀寫教學和語言應用鏈接過程設計教學。這里更明確了職校英語教學的定位。由此可見,職校英語教學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學科教學,它是為職校學生職業能力發展服務的,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應當圍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服務學生職業發展為核心,以此決定教學內容,開展英語教學。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服務學生職業發展,首先要將所教內容與學生專業有機結合。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常聯系學生所學專業,對教材進行合理取舍與拓展。比如筆者在講授單元話題Horse時,針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適時地添加了房地產銷售的相關英語表達,比如:賣主:seller,買主:buyer ,要價 ask price ,給價offer price,以及 Our propertys gross area is about 100 square meters. There are one living room, one dinning rom and two bedrooms. Our total price is 1 million yuan.(我們的地產建筑面積約100平方米,有一個客廳、一個餐廳和兩間臥室,我們的總價是一百萬元。)向學生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房產銷售與外國人打交道越來越常見,學習這樣一些簡單的英語表達對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大有裨益。包括學困生在內的所有學生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紛紛參與進來。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服務學生職業發展,其次要強調英語的實用性、應用性。筆者所教幾屆學生,基本都能在一學期結束后寫出基本的自薦信或者簡歷,兩學期后能夠寫出有一定文采的自薦信或者簡歷。因為這些都是很實用的東西,對學生將來求職或者職場提升都能直接加分,所以能夠吸引絕大部分同學的興趣,覺得英語跟實訓課一樣有價值。另外,在講授這些實用性知識時,我特別注意分層次進行,不冷落學困生,讓學困生也能積極參與進來,從模仿到輸出,體驗收獲的樂趣。
(二)分析學習需求,改進教學方法。
事實上,大部分英語學困生并無升學愿望(少數基礎相對好的學生往往以綜合高中的形式獨立編班獨立教學,不在本文討論范疇),也無多少參加英語等級考試的欲望,單純的英語知識傳授對他們毫無吸引力。因此,我們必須準確分析他們的身心特點與接受習慣,更新教學方法與手段,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完成教學任務。
職校學困生們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有很強的自尊心,遇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外界的很多約束反感或者排斥。同時他們又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非常害怕出錯丟臉而不愿參與到課堂中。因此,傳統的居高臨下的講授法是他們特別不喜歡的,效果可想而知,由此惡性循環,將自己綁在學困生的位置上。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教師就必須更新觀念,打破固步自封的局面,采用多種生動活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困生們愿意參與,喜歡參與,從而有效完成我們的英語教學。
青春期孩子們往往具有好動性,喜歡在群體中露臉,刷存在感。針對這個特征,我常常在教學中設計一些群體參與的活動。比如Role-play(角色扮演)。在課堂布置一定的任務,在任務中設置不同角色,如Harry Potter(哈利波特)、Sorcerer(魔法師)、Doctor(博士)、Assistant(助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完成難度不同的任務,領悟到學習方法。因為角色有層次性,所以學困生在內的全體同學都能參與進來,從而達到人人參與,人人提高的目的。
青春期的學生又熱衷時尚話題,證明自己不落伍。所以,我會適時地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流行音樂或者視頻。比如美國男歌手Akon演唱的Right Now、美國天后級歌手Beyoncé的crazy in love等等。一方面增加了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一方面又提升了他們整體素養。久而久之,英語課堂成了時尚的代名詞,成了引導學生看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學困生們從討厭英語課堂到喜歡英語課堂,甚至期盼英語課堂的到來。
在講授 Traffic一課時,我先用多媒體播放了深圳快遞人員電動車被扣的熱點事件,然后讓學生指出現有的交通方式有哪些(means of traffic),在學生中哪種方式最流行(popular),接下來詢問學生深圳禁電動車是否會嚴重影響到快遞行業發展(badly affect)以及對交通帶來的好的影響(have good effect on)……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本單元重點詞匯means、popular、affect等一下子串聯起來,學生們在興致盎然中就記住了這些生詞。
(三)把握學習心理,巧用peer pressure效應。
peer pressure(同輩壓力)是指同輩人互相比較中產生的心理壓力,一個同輩人團體對個人施加影響,影響到你的態度、行為、觀念或者決定,促使個人改變其態度、價值觀或行為使其遵守團體準則。通俗的理解即一種從眾心理。正如事物都是有兩面性,peer pressure效應也是一樣的。peer pressure有時會帶來負面效應,例如你不學我也不學,大家都不學,能學也不學。而如果合理引導,peer pressure又可以產生正能量。比如,看到其他同學英語課積極參與,表現突出,那么自己如果不參與,就會被邊緣化,于是也會調動自己的因素,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這樣慢慢地自己英語也提高了。因此,教師應當積極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到更多的人,形成peer pressure的積極效應,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達到不斷減少英語學困生的目的。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將全班通過合理搭配,分解成多個小規模的學習小組。通過學習助理、學習小組長的培養、選拔、引領,通過學習助理到講臺展講、小組成員聚首討論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以點帶面,促進小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參與。同時適時發揮peer pressure效應,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及時進行肯定性評價與褒獎,形成各個小組間的比學趕幫超,從而讓大部分學生得到參與提高,有效減少學困生情況的出現。
三、 結束語
由于主客觀因素的綜合作用,形成了職業學校英語學困生現象。職業學校英語學困生的英語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任重道遠。如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策略,既需要我們當下的思考總結,也需要我們今后的繼續探索實踐。
■ 編輯/趙卓然 職業學校學生英語相對基礎薄弱,興趣不高,造成職校英語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造成一大批英語學習困難生。因此,如何改進這些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現狀,使他們英語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學習習慣得以培養,就成了擺在我們職校英語教師面前的課題。本文擬結合教學實踐,就職業學校英語學困生的成因及提升策略,談幾點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職校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從表面看,職校英語學困生的形成首先與學生英語基礎密切相關。由于招生體制與社會觀念的影響,職校生招生已經從20世紀90年代前的擇優錄取到如今的憑初中畢業證注冊錄取,可謂“饑不擇食、寒不擇衣”,因此學生也往往是經過重點高中、普通高中層層篩選后無奈的選擇。這些學生傾向于英語基礎薄弱,學習無熱情,甚至厭煩。
而從深層次看,職校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則與學生自身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有關。職校生求學目的主要是學一門技能,找一份工作。因此普遍自覺地重視實訓課,輕視文化課。從學生的心理而言,英語對他們找工作并無太大的影響。定位如此,使得學生缺乏必要的學習動機,自然影響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英語學困生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
二、職校英語學困生英語提升策略
有句英語格言叫做“Easier said than done”,職校英語學困生的幫扶提升同樣如此。由于校園整體氛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職校英語學困生的提升遠非理論上那么輕松,但職校英語學困生的提升又是我們無法回避的選擇。英語教學即是學生能力素質提升的需求,也是我們英語教師自身事業發展的需要。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只能迎難而上,不斷摸索與總結,幫助學生順利到達“遠方”。如上所言,職校英語學困生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們采取的策略也必須從多方面綜合考量,針對性實施,有效突破。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實踐做法與體會:
(一) 準確定位目標,服務職業發展
不少英語教師習慣沿用舊的教學理念,將英語教學定位為基礎學科教學,以知識傳授為教學內容,以應付等級考試為教學目標。這樣的目標定位顯然是一個誤區,既不符合《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規定,也不符合職校學生職業發展需要,也是造成大批學困生的重要原因。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依據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內容與要求,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目的明確、操作性強、豐富多樣的課內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語言,培養技能,積極實踐,提高語言綜合應用的能力。由此可見,職校英語教學目標應當定位為應用。江蘇新版職校英語教材(鳳凰教育出版社)在教材編寫思想中指出:要盡量淡化英語“學科本位”,遵循中職英語教學客觀規律。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以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為主線架構課程體系,以學生生活、職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主題內容”為載體,按照“環境拓展”的原則組織內容,按照教學導入、聽說、讀寫教學和語言應用鏈接過程設計教學。這里更明確了職校英語教學的定位。由此可見,職校英語教學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學科教學,它是為職校學生職業能力發展服務的,因此,我們的教學目標應當圍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服務學生職業發展為核心,以此決定教學內容,開展英語教學。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服務學生職業發展,首先要將所教內容與學生專業有機結合。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常聯系學生所學專業,對教材進行合理取舍與拓展。比如筆者在講授單元話題Horse時,針對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適時地添加了房地產銷售的相關英語表達,比如:賣主:seller,買主:buyer ,要價 ask price ,給價offer price,以及 Our propertys gross area is about 100 square meters. There are one living room, one dinning rom and two bedrooms. Our total price is 1 million yuan.(我們的地產建筑面積約100平方米,有一個客廳、一個餐廳和兩間臥室,我們的總價是一百萬元。)向學生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房產銷售與外國人打交道越來越常見,學習這樣一些簡單的英語表達對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大有裨益。包括學困生在內的所有學生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紛紛參與進來。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服務學生職業發展,其次要強調英語的實用性、應用性。筆者所教幾屆學生,基本都能在一學期結束后寫出基本的自薦信或者簡歷,兩學期后能夠寫出有一定文采的自薦信或者簡歷。因為這些都是很實用的東西,對學生將來求職或者職場提升都能直接加分,所以能夠吸引絕大部分同學的興趣,覺得英語跟實訓課一樣有價值。另外,在講授這些實用性知識時,我特別注意分層次進行,不冷落學困生,讓學困生也能積極參與進來,從模仿到輸出,體驗收獲的樂趣。
(二)分析學習需求,改進教學方法。
事實上,大部分英語學困生并無升學愿望(少數基礎相對好的學生往往以綜合高中的形式獨立編班獨立教學,不在本文討論范疇),也無多少參加英語等級考試的欲望,單純的英語知識傳授對他們毫無吸引力。因此,我們必須準確分析他們的身心特點與接受習慣,更新教學方法與手段,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完成教學任務。
職校學困生們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有很強的自尊心,遇事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外界的很多約束反感或者排斥。同時他們又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非常害怕出錯丟臉而不愿參與到課堂中。因此,傳統的居高臨下的講授法是他們特別不喜歡的,效果可想而知,由此惡性循環,將自己綁在學困生的位置上。要改變這種情況,我們教師就必須更新觀念,打破固步自封的局面,采用多種生動活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困生們愿意參與,喜歡參與,從而有效完成我們的英語教學。
青春期孩子們往往具有好動性,喜歡在群體中露臉,刷存在感。針對這個特征,我常常在教學中設計一些群體參與的活動。比如Role-play(角色扮演)。在課堂布置一定的任務,在任務中設置不同角色,如Harry Potter(哈利波特)、Sorcerer(魔法師)、Doctor(博士)、Assistant(助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完成難度不同的任務,領悟到學習方法。因為角色有層次性,所以學困生在內的全體同學都能參與進來,從而達到人人參與,人人提高的目的。
青春期的學生又熱衷時尚話題,證明自己不落伍。所以,我會適時地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流行音樂或者視頻。比如美國男歌手Akon演唱的Right Now、美國天后級歌手Beyoncé的crazy in love等等。一方面增加了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一方面又提升了他們整體素養。久而久之,英語課堂成了時尚的代名詞,成了引導學生看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學困生們從討厭英語課堂到喜歡英語課堂,甚至期盼英語課堂的到來。
在講授 Traffic一課時,我先用多媒體播放了深圳快遞人員電動車被扣的熱點事件,然后讓學生指出現有的交通方式有哪些(means of traffic),在學生中哪種方式最流行(popular),接下來詢問學生深圳禁電動車是否會嚴重影響到快遞行業發展(badly affect)以及對交通帶來的好的影響(have good effect on)……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本單元重點詞匯means、popular、affect等一下子串聯起來,學生們在興致盎然中就記住了這些生詞。
(三)把握學習心理,巧用peer pressure效應。
peer pressure(同輩壓力)是指同輩人互相比較中產生的心理壓力,一個同輩人團體對個人施加影響,影響到你的態度、行為、觀念或者決定,促使個人改變其態度、價值觀或行為使其遵守團體準則。通俗的理解即一種從眾心理。正如事物都是有兩面性,peer pressure效應也是一樣的。peer pressure有時會帶來負面效應,例如你不學我也不學,大家都不學,能學也不學。而如果合理引導,peer pressure又可以產生正能量。比如,看到其他同學英語課積極參與,表現突出,那么自己如果不參與,就會被邊緣化,于是也會調動自己的因素,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這樣慢慢地自己英語也提高了。因此,教師應當積極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到更多的人,形成peer pressure的積極效應,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達到不斷減少英語學困生的目的。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將全班通過合理搭配,分解成多個小規模的學習小組。通過學習助理、學習小組長的培養、選拔、引領,通過學習助理到講臺展講、小組成員聚首討論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以點帶面,促進小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參與。同時適時發揮peer pressure效應,對表現突出的小組及時進行肯定性評價與褒獎,形成各個小組間的比學趕幫超,從而讓大部分學生得到參與提高,有效減少學困生情況的出現。
三、 結束語
由于主客觀因素的綜合作用,形成了職業學校英語學困生現象。職業學校英語學困生的英語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任重道遠。如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策略,既需要我們當下的思考總結,也需要我們今后的繼續探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