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飛
【摘要】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它不僅能為學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奠定基礎,也能為畢業生參加工作解決處理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應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努力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化學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激發興趣;培養習慣;科學預習
化學作為初中畢業年級開設的新學科,是一門既簡單又困難的課程。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是一門起始學科;說它困難,是因為它又是在初中階段接觸最遲的一門學科。要想讓學生盡快入門,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作為教師,關鍵是激發學生興趣。為了教好學生,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思維,我把自己當作學生,在向同伴學習的基礎上,我首先想辦法讓自己與學生同時建立興趣,共同喜歡這門課,用內動力促進“內涵發展”,邊學習、邊研究、邊總結的探究之路。那么怎樣提高初中化學課教學質量呢?下面圍繞四個問題的幾點教學之見。
一、激發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先讓學生喜歡你和你們的學科
化學作為起始學科,需要教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先讓學生喜歡你和你的學科。教師要在“引路、指導、習慣、興趣”上與學生搭建和諧的橋梁,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去學習。“引路”就是要在大方向多給學生指明方向,多做思想工作,從諸多方面關心學生,引導學生正確的發展方向,讓學生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和愛護,讓學生有內動力。“指導”就是在學生剛開始學習這門學科時,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講題、只講道理,學生需要的是“鑰匙”。因此,要在原理和方法上解說,多在同類問題上歸類,讓學生能自覺走上“知識的高速公路”。“習慣”就是教師要嚴以律己,無論是課堂還是課外,要有垂范作用,在課堂上要建立自己的教學風格,不能隨意性太強,要建立“緊張有序的課堂”,讓學生知道老師走完上一步下一步要干什么,同時,要求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干什么要讓學生自覺形成。“興趣”就是通過教師的多方面的引導,讓學生有興趣學、愿意學、想學,尤其是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關心、關愛學生,要用心去投入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你是一名敬業的教師。通過這些前期作用,搭建基礎,學生就會喜歡你。就會喜歡你的學科,學生的入門就相對容易。
二、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自覺學習和自主探討
在課堂教學中我嘗試建立“戰場課堂”和“程序課堂”,培養學生緊張的課堂習慣,把節節課堂演化為戰場,讓學生始終有緊張感,始終處于主動的思維狀態。制造緊張的習慣,通過將“閱讀”、“練習”、“討論”、“抄筆記”等在課堂上都規定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內容。所謂“程序課堂”就是根據課型展現出自己的教學特點,讓學生按照程序去思維,一步一步往前走。
同時,課堂上,我對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采取三個判斷:
一是看課堂上舉手人數,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大膽回答,也便于教師判斷知曉率。
二是練的習慣,我在課堂上的練習是根據學生舉手情況實行點名制,點名都是分中、上、下來看知曉率,而且練是學生黑板上練和桌上練相結合,對與錯用“兵閱兵”的方式解決,以鼓勵學生自覺思考的習慣。
三是閱讀習慣。我在課堂上讓學生閱讀有兩點規定,即規定閱讀的內容,規定帶問題閱讀的時間,提高時間和學習效率,包括討論時間、作業時間也規定,課堂上的“點名制”讓每位學生有緊張感,要保證課堂上必須認真聽講。在認真聽講的同時,做到多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思考問題、討論問題,并勇于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以鍛煉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從而將本節課的知識很好的消化。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要認真細致地觀察、如實準確地記錄、積極主動地思考,要善于合作、敢于質疑、勇于探索。
三、要提高課堂吸收率,必須做到“聽、思、問、練”的四個學習環節,力求達到懂、會、透
學生對一堂課所學內容掌握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聽課的效果,指導學生科學的聽課方法很重要。課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聚精會神聽講,是決定學習效率高低的關鍵。更重要的是還要會聽課,不僅聽會知識的來龍去脈,對概念、例題要能理解,同時更要學習和感受老師講的每一知識點的方法與思路。
另外課上一定要養成先聽后記的習慣,將聽到的內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綱挈領地記錄本節的重點、難點,須掌握的內容和課本上沒有的內容、易錯、易混或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當時沒聽懂的,沒明白的地方,課下要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及時復習,每天認真閱讀課堂筆記,回憶教師的講解、板書、演示操作等,同時對知識點要進行梳理歸納,達到對課本內容融會貫通。發現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連點成線,織線成網,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便于掌握。
“思”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之中,只有積極思考,才能使自己獲得知識,實現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因此課上要勤于思考,學會思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爭論,以此來鍛煉和培養自己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從而使當堂所學知識能消化、理解。
要“練”一定量的習題來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并可培養一定的技能技巧,是達到會、透的一個重要環節。但不能搞簡單的重復或題海戰術。要通過做一定量的試題讓學生能悟出什么道理,總結出一些規律來,把做題的過程看成培養自己的思維和思維能力再提高的過程,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