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體驗”是指在實踐中認識事物;親身經歷體驗生活。它是指主體借助經驗運用直覺,通過感悟來理解外物時所感受到的心靈震顫。體驗性作文教學,就是在教學中積極創造現實的情境,使學生真切體驗教學的內容,根據實際的寫作要求把握寫作要點,培養學生實際的操作技能,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驗性寫作;情感體驗;真情實感;生活情境;問題情境
新的課程理念給作文教學帶來新的挑戰。在這語改大背景的前提下如何改進作文教學是值得研究的。新課程作文教學不是否定以往的教學經驗,而是批判的繼承和發展。如何讓學生寫出文質兼美、富有個性、具有創意表達的文章,是當前語文教師探索的重要課題。關注學生的生命體驗、關注學生的心路成長歷程,讓學生通過自主寫作充實學生的精神,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課程寫作教學的應有之意。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寫作的情感態度目標的實現,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寫作的興趣和自信的培養上,讓學生愿意寫作、熱愛寫作,將被動地“要我寫”轉變為主動地“我要寫”。學生要“對寫作有興趣”,要“樂于書面表達,增強寫作的自信心”。把寫作教學的情感態度目標重點放在興趣、自信、習慣的培養上,這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的。
《語文課程標準》還強調“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真實與誠信。
筆者在農村初中任教,反思這幾年的教學活動,感覺自己最為空白的便是如何去教學初中生的作文課,或許是城鄉差異的存在,也或許是農村學生的知識面狹窄的緣故,筆者所了解到的學生的作文內容都較為空洞,詞語都較為干巴巴,材料都是老掉牙的(不是白天捕鳥,就是晚上捉魚),作文要么是“寫實”,要么是“杜撰”。自學習了新課標后,對作文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對作文教學作了改進和嘗試,采用體驗性寫作的教學策略,通過幾次的實踐后,感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也易于寫,樂于寫。
“體驗”是指在實踐中認識事物;親身經歷體驗生活。它是指主體借助經驗運用直覺,通過感悟來理解外物時所感受到的心靈震顫。體驗寫作就是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品味人生,關注社會,感受時代脈搏,讓他們在生活中體味、揣摩、積淀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體驗生活的樂趣,形成自主寫作的動機。體驗性作文教學,就是在教學中積極創造現實的情境,使學生真切體驗教學的內容,根據實際的寫作要求把握寫作要點,培養學生實際的操作技能,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總是要和作者對話,把作者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把作品中蘊涵的思想變為自己的思想。寫作之所以打動人,是因為文章負載著作者思想的淚或笑,承托著作者的內心世界與情感。情感永遠伴隨著生命,伴隨著體驗。愈是體驗的,就愈是真實的;愈是真實的,就愈是動人的;愈是浸染了真實感情的思想,就愈是鮮活的。寫作有了真實的情感,便獲取了鮮活的生命。求真實、求體驗是寫好文章的第一步。為此,教師在整個寫作教學中,應以“人的發展”為總目標,以情感為紐帶,以知識為支點,以理性思考為核心,以創新、鮮活為特征,促進學生主動、自由、持續、全面的發展。
寫作是學生借助自己對自然、社會及人生的理解,獨立完成的一種綜合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主體的濃厚興趣和強烈激情是寫作得以成功的前提。脫離了學生寫作主體實際的任何寫作做法,必然帶來學生寫作積極性的喪失和畏難情緒的產生。只有充分挖掘寫作主體的潛力,充分發揮教育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的寫作教學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才能培養出寫作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文章妙手。教師應相信學生主體內在的潛力,把寫作主體定位為知識的主動探究者,讓他們自己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通過觀察,學生會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過思考,學生會感悟人生的奧妙無窮。這樣,學生才會用自己的眼睛從周圍的世界中去發現屬于自己的東西,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學生自己真實的感覺與體驗,學生的悟性才會不斷提高。現實生活是色彩斑斕的,學生只有善于體驗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寫作的素材,才能寫出真情實感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多一份心思、多一雙眼睛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捕捉到別人不注意的細節,才能以小見大。文貴于情,而真情又來自生活的感受,有了真實而細膩的感受,才會寫出真情。
體驗性寫作教學的過程應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導情、導理、導法。為此,教師要創設生活情境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激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欲望,對體驗形成表象記憶,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歸納、感悟,將表象內化為認識,將“眼中之物”轉變為“心中之物”。到一定程度,讓學生產生一種“欲吐而后快”的思維,這里教師應重在導法,指導學生學會思維方法和表達方法。具體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積累生活,投入生活,豐富寫作素材,重在解決“沒話寫”;教給學生方法,做好示范、揭示規律,重在解決“不會寫”;引導學生優化思維,陶冶情操,錘煉語言,重在解決“寫不好”。
作文要摒棄編造,就要立足于學生的普通生活,從中培植作文之“根”,以消除學生長期以來對作文的畏懼心理。體驗性寫作教學以它明晰的思維訓練為導引,使學生意識到那些平常日子、普通生活中深蘊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生活是靈感的源泉。科學的思維訓練有利于將作文的內容引向真實,使學生的情思走向更真誠。作文體驗教學通過創造現實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現實的感受機會,并改變以往為作文而作文的隨意性思維方式,從實際的要求出發,以一種科學的創造性思維,來發揮想象力,全面開發學生寫作的創造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