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還在探索和研究階段,面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本文通過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物業管理法規》課程中的運用分析思考,提出有效實施該模式的思考和建議,希望在高職教學改革中得到借鑒和運用。
【關鍵詞】課堂互動教學;高等職業教育;課堂互動
高等職業教育對我國經濟發展已顯現出它的巨大作用,高等職業教育獲得了長足發展。近些年,通過規模上的擴張確立了自己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逐步被社會所接受。但是,隨著高職教育是否適應社會和教育對象的需求,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還處在探索和研究階段,還面臨很多教學模式不適應社會和學生需求的諸多問題存在。
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高職課堂教學應該不斷探索和引入有效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在我院的《物業管理法規》課堂中運用了互動教學模式,為教學增添了活力,師生之間在課堂上增進了交流,教學效果得到了及時反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完成了課程的教學目標。下面就該模式的運用情況分析如下:
1 《物業管理法規》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背景
以前該課程的教學基本采用課堂講授為主,但是近兩年課程教學過程中發現,特別認真的備課講授,但是越來越感覺到教學效果不如以前,教學目標難以實現,使得對該課教學出現了如何教學的困惑,問題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本人認為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
1.1 學生學習的現實情況
近兩年教學中,發現目前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性,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不愛主動學習,自我學習意識差,所以上課老師講授的過程根本就沒有認真聽講,課后自己不去學習掌握,課程上完一問三不知,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1.2 該課程的特點
《物業管理法規》雖然是物業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但該課程內容多是法律法規,課程特點是理論知識枯燥,學習內容單調,學習起來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2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物業管理法規》課堂教學的運用
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在該課程的教學中也嘗試了很多教學方法和手段,怎么能夠使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嘗試著在教學中“互相交流,共同探討,互相促進”,通過互動該課程在教學中取得以下的效果;
2.1 課堂互動能夠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
師生間的交流信息面十分廣泛,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充分的交流,通過這些交流,教學過程也就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2.2 課堂互動達到互教互學,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師生關系是平等的、民主的,整個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開發、探討、豐富課程的過程。在互動中,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
2.3 課堂互動實現共同參與,相互作用,能夠有效地實現教學目的。
師生形成合力,促進學生的主動思考,提高課堂效率,達成教學目標的最優化。
3 如何在《物業管理法規》教學中做到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不是簡單隨意的課堂提問,是需要我們非常熟悉所教課程內容,在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有效引導的基礎上實施的一種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化學習為核心,教師完成對學生導學、促學和助學的教學過程。
3.1 有效課堂互動教學的兩個前提
3.1.1 形成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師要做到師生平等,沒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課堂互動就很難以實現。學生在教師的威壓下喪失了主體意識,成為一個只會裝知識的圓桶,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應當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加強師德師風的修養,學生在平等的基礎上就能打開緊閉的心扉,消除原有的畏懼教師的心理。這樣,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越來越近,師生的互動交流就不再存有障礙。
3.1.2 設立預期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這個問題就是預期教學目標,有了預期教學目標,課堂互動就不會只流于形式,它能使互動過程有序化,這樣的課堂互動,才能產生預期效果;了解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能達到的深度廣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在此基礎上設立的預期教學目標,學生不但樂于接受,而且能在互動的過程中發展自己,提升自己,為有效的師生互動打下厚實鋪墊。
3.2 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應該“鉆研課程,進行設計,有效引導”。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提出的問題必須是師生互動的結果,問題不僅由教師提出,引起學生的思考,而且要求學生自己能夠提出問題,并極力去解決問題。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提問的水平,要以自己的一兩個問題,引出學生的多個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養成勤于動腦的習慣。
第一,問題要有價值。所謂的有價值,就是所提的問題能夠開啟學生的思維,有利于思維的創新,必須是經過認真思考與反復的探討才能解決的問題。例如在學習物業服務企業收費方式時,我們結合實際案例來向學生提出不同收費方式的優缺點來回答。
第二,問題要有針對性。所謂針對性 ,是指問題的提出來要依據教學的目的,有一定的方向性。例如,我們在講物業服務費收取的時候,就會問到學生“業主出國一年沒在自己家居住可以不交物業費嗎?”,從而引發思考,引出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
第三,問題要有梯度。所謂的“梯度”,問題是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
例如;在學習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物業服務時就會設計,物業服務企業有哪些服務內容,然后業主家轎車在小區被樹砸壞負責嗎?業主在小區被小狗咬傷負責人嗎?過程是由易到難,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該知識。
上面以《物業管理法規》課程為例介紹了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希望通過以上分析思考,能夠將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等職業教育課程中得到推廣和應用。高職教育的教學改革還在完善和探索階段,面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作為高職教育教學的老師,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法,更新教育觀念,強化人才的質量意識,使學生不僅學到知識,更應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從而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作者簡介
郭永平(1978-),男,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人。碩士學位。現為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濟管理教學與理論。
作者單位
包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管理系 內蒙古包頭市 01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