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紅
摘 要:化學課程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而且化學課程在初三學年才會開設。學生在這一年里既要學習新課,還要完成化學復習,應對中考,時間頗不富裕。針對這種情況,提高初中學生復習化學課程的效率是急需解決的教學問題。
關鍵詞:初中化學 復習 策略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0(b)-0152-02
化學課程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而且化學課程在初三學年才會開設。學生在這一年里既要學習新課,還要完成化學復習,應對中考,時間頗不寬敞。針對這種情況,提高初中學生復習化學課程的效率是急需解決的教學問題。在長期化學復習過程中,學生都體現出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特點,復習基礎知識效率低下。如何才能上好復習課?如何才能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收獲高效的復習策略呢?下面就來進行簡單探討。
1 初中化學課程復習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缺乏對復習課程課型認識
課型不同學習任務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新課時設計的教學目標與復習課的教學目標應當有差距。復習課有很鮮明的課程特點:第一,它和普通的練習課是不一樣的,不是讓學生一味地做題;第二,它也不同于新授課的知識傳授。復習課不是教師簡單再現新課所傳授的知識,而是要給學生系統梳理化學知識點,將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多種考察方式等傳授給學生,總體來說復習課應當更重視讓學生形成對知識結構的認識及對知識的應用。對于復習課程的授課安排,大致來說有3種形式,分別是先理后練型(學生先整理所學知識,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聯系)、邊理邊練型(將復習內容分為若干板塊,對不同的板塊進行整理并及時練習)、以練帶理型(在練習過程中進行知識整理,達到整合目的)。但是在當前初中化學教師的復習課上,很多教師并不能清晰定位復習課的角色,有的認為復習課就是知識的簡單機械化重復,還有的認為復習課就是讓學生做習題的場合,一味加大學生的做題量。
1.2 學生對復習課的投入感不強
學生對復習課不感興趣是當前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問題。初中化學學科屬于理科類型,教師在講授新課時還偶爾會有做實驗的機會,用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到了復習課時期,教師多是對知識點的重復不厭其煩,學生在講臺下坐著貌似在認真聽講,其實心思早就飛到其他地方去了。出現這種教學現狀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得不到發揮,有些教師可能在講授新課時還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到了復習課上就喜歡“表現自己”,一味強調學生在記憶答題時應該怎么記、怎么寫,貪多求全,講解知識點“眉毛胡子一把抓”,重點凸顯不出來,同時也忽視了對學生學情的了解與反饋,教師眼中盯的是教材與教學內容,而不是學生和學生所開展的復習過程。
1.3 復習方式單調枯燥
在傳統的初中化學復習課上,教師采用的復習方法很單調,要么是給學生將知識點串一串,將重點知識再夯實下,在夯實基礎的過程中,教師大多也只是遵循教材的編排,講了課本上的例題、概念、法則等統統羅列一遍以及讓學生將化學教材上的習題再做一遍,這樣復習完之后,教師腦海中的知識點還是零碎和孤立的,并不能形成完整的體系,還有的教師所謂的復習就是讓學生做習題進行練習,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錯誤比較多的地方有針對性講解,形成“練習—校對—再練習—再校對”的復習方式。這樣的復習方法往往會使復習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并不像成年人那么長,長時間讓其投入枯燥的知識復習中,學生會感到無趣乏味,容易走神。
1.4 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必要點評
教師適時的點評對學生復習過程所做的努力是最好的評價和動力。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教師的依賴心理還很強烈,老師的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成為學生學習再向前的動力。在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多是在課堂上塑造嚴格的教師形象,無形中將自己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拉得很開,固然威嚴的形象會讓學生懼怕教師,認真復習化學,但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并不是社會需要的人才。教師應該融洽師生關系,適時給學生評價,激勵學生不斷自主學習、自主復習。
2 初中化學課程的復習策略
2.1 研究學情、狠抓弱點
不同班級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也具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在復習化學時要認真研究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研究學情,在基于本班學情的研究基礎上開展備課。備課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知道哪些地方是本班學生化學學習的疑點、盲點和誤點,哪些是學生的薄弱環節,據此來確定自己的復習計劃。同時教師還要明確學生通過復習需要達到的目標,例如: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掌握學習方法等,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狠抓實抓,比如說實驗題目這塊是學生得分率比較低的環節,因此,教師在復習時就應當在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這一環節多下功夫。
2.2 采用精講巧練的策略
對于理科類的學科知識來說,教師不讓學生練習習題是肯定不能讓學生將知識消化吸收的,因此,在復習的時候教師也應當適當選擇具有典型性的習題讓學生去做。在復習課之前,教師應當根據該節課所要復習的知識點去有針對性的篩選習題,然后圍繞這些典型例題進行精講,講解的內容應當包括出題者設計該題目的目的,該題目考察什么知識點到采用何種思路來對該習題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在解決這些典型試題時對知識進行整合和歸納,將復雜的解題思路簡單化,有針對性地突破教學重難點。
2.3 采用多種復習方式和手段
復習方法并不是只有教師串講知識和學生大量練習習題這兩種方式,教師應當豐富復習手段,努力提高學生復習化學學科的興趣。例如:在復習九年級化學上冊第六單元課題一《金剛石、石墨和C60》時,由于這塊內容多是需要學生背誦記憶的東西,因此,教師可以在復習課上開展小組對抗賽,讓學生在競爭和比賽中學習化學。教師可以將全班的學生以五人為一組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都要相互配合,這時候教師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多媒體屏幕上出示問題,讓學生進行搶答,答對的小組可以加一分,最后統計得分最高的小組進行獎勵,既提高了復習的效率,又增加了學生復習的興趣。
2.4 及時適當評價和鼓勵
針對學生在化學課的表現,教師可以予以適當點評和打分,例如:對課堂上表現積極活躍的學生進行表揚,給該學生加一分,對課堂上表現不活躍、不回答問題的學生則文明學生不回答問題的原因,對于可以體諒的情況就不給該生扣分,對于那些在課堂上表現過于活躍,不符合課堂學生表現的學生,教師要進行適當批評,并給他個人課堂積分扣一分。教師這一系列的評價和評分都應當在客觀公正看待學生的基礎上進行。
參考文獻
[1] 趙亞夫.學校歷史課程的公民教育追求[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4):71-75.
[2] 支小勇,劉美.高中歷史教科書插圖研究——以人教、人民、岳麓版教材相關章節為中心[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7(1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