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孫莉



摘 要:該文討論了寄生蟲學實驗室“創客空間”的構建方案,通過實施“創客教育”,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寄生蟲學;創客空間;構建;實施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04-0106-02
“創客”一詞源于英文單詞Maker或Hacker,指樂于動手實踐和分享,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1]。創客運動可以理解為“互聯網+DIY”:人人都可以像科學家、發明家一樣,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如軟件、硬件、材料、專家、同伴等),將自己的創意變成現實,并通過互聯網平臺快速分享給全世界[2]。創客教育作為培養適應第三次工業革命需要的創新人才來滿足時代與社會發展的應對措施之一,引發了全球創客教育運動。2012年美國啟動“創客教育運動”,由《創造》雜志的創始人Dale Dougherty領導這場運動,其目標是為全美所有的青少年在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字等領域發展自信、創造力和興趣,讓每一個青少年成為創客[3]。2015年,國內正式拉開了“中國創客教育運動”的帷幕[4]。
寄生蟲學是獸醫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與臨床應用密切相關。寄生蟲學實驗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寄生蟲蟲體標本觀察、糞便檢查、寄生蟲蟲體標本采集、保存等。傳統的教學過程通常包括傳授知識和消化知識兩個階段,傳授知識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來完成,消化知識則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或實驗報告來完成的[5]。顯然這不能滿足各層次學生學習的需求,因此,筆者將創客教育理念引入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利用自己的創造力解決問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 寄生蟲學實驗室“創客空間”的構建與實施
1.1 教學內容選取 根據2016年最新修訂的獸醫專業培養方案,著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原則,課程組將原來的驗證性實驗整合為幾個綜合性實驗,實驗項目將動物解剖、動物生理、動物病理、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學實驗內容串聯起來,由學生自己設計并完成實驗,使寄生蟲實驗室成為學生的“創客空間”。
1.2 寄生蟲學實驗室“創客空間”的構建 確定了授課內容,學生自己設計完成實驗,分享成果,教師考核評估,具體設計見圖1。
圖1 寄生蟲學實驗室“創客空間”的構建
1.3 寄生蟲學實驗室“創客空間”的實施
1.3.1 實施方案 2014級獸醫(專升本)專業51班(30人)為教學對象,以“綿羊的寄生蟲學剖檢與寄生蟲標本制作、保存”實驗內容為例,進行實證研究。
1.3.2 實施過程 教師布置實驗項目,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設計實驗過程,獨立完成實驗項目。其中包括:綿羊的選取、實驗所需儀器設備與試劑、小組組成、時間安排、操作過程、相關教師輔導、最終成果等均由學生獨立設計完成。教師根據綿羊剖檢情況、寄生蟲的篩查、臟器病理變化的記錄、寄生蟲標本制作和保存以及實驗報告完成等方面進行考核評估。
2 寄生蟲學實驗室“創客空間”的實施效果
大部分學生喜歡這種教學方式,認為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實驗DIY”,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詳見表1。
3 加強“創客教育”的幾點建議
3.1 確定實驗項目 一個好的實驗項目,應該能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和實踐相結合[6]。因此,實驗項目的設計尤為重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相關的學科知識融合,既有可操作性又有趣味性,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2 提高充足的資源 創客教育需要很多不同的資源,在學校允許的條件下,教師要最大程度為學生提供硬件設施,鼓勵學生多途徑獲取信息,去偽存真,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3 提高創客型師資水平 高校分科細致,學科間交流不多。創客教育就是打破學科壁壘,將多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實現了多學科教師的交流、合作。高校教師具備創新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成為掌握多學科知識的博而專的創客型教師,才能適應社會培養創新人才的需求。
3.4 增強校企合作 高校教育最終是要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學校應多與地方企業聯系,作為學生的教學基地,便于學生們的參觀、實習。創客教育發揮高校教師理論水平高的優勢,增強學生操作能力,將其優秀的創意應用到生產實踐中,真正做到知識轉化為生產力。
4 結語
創客教育的核心精神很好地契合了國家、社會、個人等不同層面對創新的追求[7],在創客教育理念下整合新的實驗項目,構建寄生蟲學“創客空間”,讓學生將不同課程的知識融會貫通,增強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社會培養出有創新精神的新型獸醫人才。
參考文獻
[1]付志勇.面向創客教育的眾創空間與生態建構[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5):18-26.
[2]楊現民,李冀紅.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及其爭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2):23-33.
[3]楊剛.創客教育:我國創新教育發展的新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3):8-13.
[4]楊現民.建設創客課程:“創客”的內涵、特征及設計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16(3):3-14.
[5]王珅,高慎陽,于金玲,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畜牧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建立與應用[J].黑龍江畜牧獸醫:綜合版,2014(16):137-138.
[6]祝智庭,孫妍妍.創客教育: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4-21.
[7]趙曉聲,司曉宏.創客教育:信息時代催生創新的教育新形態[J].電化教育研究,2016(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