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平
摘要:在當前社會,人們對于教育和科學技術的重視程度非常高。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綜合國力越來越強盛,針對基礎教育的改革也更為深入,數學學科也更受人們重視。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許多學者參與了有關傳統文化的研究和討論,從文化這個特殊的視角對數學作出分析。不過這些結論基本上都屬于理論層面,其對于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滲透的作用并不明顯。
關鍵詞: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 趣味課堂
在數學課堂上,怎樣讓學生學習的同時關注相關傳統文化?怎樣讓小學生透過數學知識的學習更深入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又該怎樣讓我的學生充分的感受到祖先們對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所做出的貢獻?要想讓學生做到以上幾點,就必須通過研究教材和實際案例,在我們目前所用的教材中存在很多關于傳統的知識,那怎樣將這些知識充分利用起來就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研討。
一、充分利用課本已有信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熏陶
課本是學生接觸最多的素材,在我們的教材上有“你知道嗎?”環節,這些知識是在方框中框起來的,平時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是這里面卻飽含著有關數學中的傳統文化的知識。比如說學習小數意義的這個章節中,就指出我國是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國家。我國數學家劉徽在公元三世紀提出徽數的概念,這就是小數的雛形,數學家朱世杰在公元十三世紀正式提出小數概念,隨后這個概念一直沿用至今。從這方面就可以看出,我國古代數學學科研究也相當先進,古時候的前輩都很善于鉆研,通過這部分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我國數學發展歷史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愛國熱情。
出入互補的理論對圖形進行面積計算,這就是劉徽所采取的計算面積的方式。而我國在學習相關章節時,很多同學也會想到這種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適時的對學生進行表揚,這樣可以讓學生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小學數學趣味課堂對提升學生興趣的作用
對教師來說,備課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對相關知識的一種梳理和整理,更是對相關知識的一種延伸和拓展,是對課堂教學的完善的準備,畢竟,只有充分準備,才能夠為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提供更好的保障,為課堂教學的成功鋪平道路。
比如,學生對循環小數的理解容易分出現偏差,尤其是將其與其他小數進行對比的時候,如無限小數,就會覺得無所適從。這時,學生對這句話有點不理解,于是我想借助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意思,就想到了圓周率π,寫成小數是3.1415926……這時學生都出現了驚訝的表情,我就借助這個機會對學生講了我國的祖沖之等人與圓周率的關系,學生們都很敬佩。有這樣的舉例,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也能讓學生對我國一些歷史上的成就有所了解,一舉兩得。
三、利用傳統文化促進小學趣味數學實踐的具體措施
數學教學的成功,并不僅僅取決于課堂,更應該更多地延展到現實中,以達到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更好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更多樣化的方法,并且從中選擇最佳的方法的目的。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增加趣味性的內容,并且盡可能低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數學相關的東西,這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更熱愛數學。比如,可以通過“雞兔同籠”這一古老而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多視角思考問題有更好的理解和體驗。在學生思考和討論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講解最為有趣的解題方法,那就是在《孫子算經》中就已經出現的“砍足法”。這一方法具有獨特的思路,其是根據雞和兔子不同的腳的數量作為解題的切入點,首先將兩者的腳都砍掉一半,則就出現了“獨腳雞”和“雙腳兔”,在進行解答就變得比較簡單了。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出現的這一獨特的思路,從本質上看,這是化歸法的一種,是一種以化繁為簡為思路而衍生出來的比較實用的數學思維方法。就像是雞兔同籠這個問題,就比較新奇獨特,本身就能夠吸引學生。
此題可以通過合作探索,主動構建 :
1.出示例子:教師:首先我們可以從相對簡單的問題來進行研究,將題目中的35個頭,94只腳更換成8個頭,26只腳。這樣題目就會變成在籠子中有雞和兔子兩種動物,我們可以看到有8個頭和26只腳,那么請問籠子中分別有多少只雞,多少只兔子?2.題目中的8個頭和26只腳分別代表什么意思?3.嘗試與探究,教師:大家可以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雞,多少只兔子?學生進行大膽猜測,教師:通過大膽的猜想可以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發展,剛剛我們是隨意猜,接下來我們可以通過一定的順序來進行猜測(出示課件表格):雞 8 7 6 5 4 3 2 1 0 兔 0 1 2 3 4 5 6 7 8 腳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師:如果先猜有8只雞和0只兔,就有幾只腳;和題目中26只腳相不相同?這說明了什么?該怎樣去做?如果有七只雞一只兔,那么一共有幾只腳,腳的只數怎樣?加入增加一只兔,那么會變成有幾只雞?這種情況下有幾只腳?老師:從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細心,那么請問我籠子中動物總數不變的情況下,每增加一只兔子,減少一只雞,就會增加兩只腳,而每減少一只兔,增加一只雞,腳的總數會減少兩只?這個二到底如何來份額?根據這種方式我們能否得到雞和兔子的總數?大家認為這種方式如何?學生:當動物的頭和腳比較多時,采用這樣的列舉法很難獲得正確答案,所以我們應該研究新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四、結語
我們平時在學習中很少關注課本上的各種文化傳統知識,但實際上教材中類似知識非常多,只是我們缺乏關注,但只要我們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組織好課堂教學,就能夠實現將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了解數學歷史,從而更加熱愛數學這門課程。
參考文獻:
[1]王會會.小學生數學學習力提升研究[D].河南大學,2015.
[2]朱黎生.指向理解的小學“數與運算”內容的教材編寫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梁紅秀.小學高年級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常梅芹.小學數學科普閱讀指導的行動研究[D].揚州大學,2014.
[5]常梅芹.小學數學練習設計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12).
(作者單位:重慶市榮昌區清升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