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通宇+肖梅仙
摘要:新課改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發展個性。而自主學習指的就是學生受到自主意識的作用,激發自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接下來以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為載體,探討培養留守兒童自主學習能力的措施,以促進留守兒童提高數學素養。
關鍵詞:農村初中;留守兒童;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農村留守兒童自小就失去父母直接的關愛、教育,尤其是初中留守兒童,他們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思想很不穩定,極易引發學習習慣差、能力弱等問題。當下,留守兒童在一些農村初中在校生中占據了近一半的比例,如何有效培養其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是重要課題。
一、創設探究情境,激發留守兒童學習興趣
探究情境指的是一種學生力所能及的、有一定難度的、須讓學生努力克服的自主學習情境。實踐表明,只有適應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探究情境才具備強大的吸引力,即需要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才能激發留守兒童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從而幫助教師培養和提高留守兒童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1]。
例如,當教師講解如何應用勾股定理時,就可創設螞蟻找食物的探究情境,用以激發留守兒童學習興趣,學生們果然在圓柱上幫助螞蟻尋找接觸食物的最短路徑。學生們自己動手將最短路徑畫出來,并與其他學生討論、探究,當他們提出不會比較長短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們回憶一下制作圓柱側面使用的幾何圖形,并討論方案,結果學生找到了方案:先展開圓柱的側面,借助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知識點構造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并比較長短,得到最短的路徑。之后教師繼續拓展知識,把圓柱改成長方體、正方體,鼓勵學生們自主探究答案。通過動手畫、用眼看、動腦思考、討論以及拓展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教師不但激發出留守兒童參與課堂的興趣,還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享受學懂數學知識的愉悅。
二、聯系實際生活,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除了興趣,學習的主動性也是初中留守兒童自主學習數學的重要動力,是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的方式,鼓勵留守兒童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探究教師提出的疑問,從而使留守兒童把被動接受學習變成主動探究學習,增強學習主動性。
例如,當教師在講解立體圖形的知識點時,就可聯系學生生活經驗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在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可提問留守兒童:大家已經學習過哪些圖形?哪些立體圖形是你在實際生活中見過的?由此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教師適當整理需要學生自主探索的問題,包括生活中常見的立體圖形有哪些?你見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如何?你知道幾何體分類嗎?等等,從而促使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觀察、去學習。如此一來,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經驗找尋問題的答案,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培養數學自主學習能力,促進留守兒童全面發展[2]。
三、加強課堂互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習數學主要體現為學生在學習環節的數學思維活動,而教師誘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則是活躍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在誘導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雙向互動,尤其是對于班里的留守兒童,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關心和鼓勵,教師須加強與他們的互動,肯定他們的成績,以便逐漸提高其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證明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但學生往往顯得手足無措,因為對初中留守兒童而言,證明三角形內角和是180°是相當抽象的。考慮到留守兒童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在認知三角形方面依舊比較形象、直觀,于是教師通過提問誘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先說一說能夠證明該結論的方法。經過合作交流,學生們得到三種方法:一是用量角器將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量出來,并相加,正好是180°;二是撕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把它們拼在一起,恰好得到一個平角;三是直接折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頂點重合之后也得到平角。教師分別將學生提出的這三種方法演示了一遍,并以學生的認真觀察為基礎進一步誘導學生利用所學數學知識將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轉化到一起,由此就得到添置輔助線的證明方法,即過一個角的頂點作對邊平行線,借助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的原理,將三個內角轉化到一起。最后教師讓學生獨立完成證明過程,并有意識地邀請幾名留守兒童走上講臺為大家演示,其他學生負責批改,教師負責點評,歸納、總結學生提出的證明思維、方法以及技巧,讓學生能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達到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通過教師的誘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變得更有效,留守兒童在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中不斷進步,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潛移默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養成數學自主學習習慣。
結語:農村初中數學教學是不斷變化的、能動發展的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主導,尤其是對于留守兒童這一弱勢群體,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更要處處為他們著想,重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讓初中留守兒童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高留守兒童的數學素養,促進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鮑立海.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學周刊,2015(11):175.
[2]蘇瑤.淺談農村留守兒童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