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晨
【摘要】英語是小學學生的主要課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得到提高,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本文將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界定談起,深刻分析在學科素養下提升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措施,從而更好地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 小學生 英語語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086-01
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下,如何使小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得到提高成為我們關心的話題。尤其在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被提上日程。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也成為了教學改革的關鍵問題。
一、英語語言學科核心素養的界定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意見》,我們知道,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思維品質以及文化品格等等,而教學作為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關鍵環節,對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讓教學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著名學者張連仲曾經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學習英語的基礎知識,包括聽、說、讀、寫。第二層次,要讓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拓寬國際視野。第三個層次,是讓學生逐步培養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等等。而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學,則是讓學生具備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和日常用語的交際能力,為將來更好地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1]。
二、關于提升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研究現狀
隨著小學英語教學在我國的廣泛開展,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國內剛剛在政策層面提出核心素養的概念,但在我們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并不陌生。許多的國內學者已經通過對國外相關情況的研究,而得出了一定的啟示。在研究中,我們看到,“核心素養”的含義要比“能力”的含義更加寬泛。除了要求學生具備基本學習英語的能力,還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價值觀方面的思考。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全面發展,樹立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觀念,從而讓學生更好的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
三、在學科素養下提升小學英語語言能力的措施
(一)構建高效且充滿活力的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一個充滿魅力的課堂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教師能夠通過構建課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即能很好的吸收和理解老師教授的知識,又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那么這樣的課堂教學無一例外是成功的。而且作為一種特殊群體,小學生還處于人生的開始階段,他們是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加強語言交際方面的相關訓練,提高課堂活力,讓學生通過語言交流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2]。除此之外,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也是活躍課堂氛圍的教學方式。通過自由討論的形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達到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也能讓學生在交流中積累經驗,從而發現學習英語的魅力。
(二)建立情境課堂,拓寬語言空間
就目前的教學改革來看,學生已經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從而將學生最大程度的吸引到課程中來。例如在講到“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前先放映一些小動物的圖片,并可在圖片上插上一些問題,比如“What are they?”然后讓學生在邊看圖片的過程中,邊思考問題,并鼓勵學生大膽的說出問題的答案。除了這種方法,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畫一些簡單的小動物,并用英語說出這些小動物的名稱和他們的長相。有條件的可將一些小動物帶到教室中來,通過抓住學生喜歡小動物的這個特點,激起學習英語的興趣。
通過以上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創設了良好的課堂情境,也將多種語言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拓寬了學習語言的能力,也讓學生逐漸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調動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總之,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認識到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不管是在學習英語方面還是在其他方面都得到提升,從而為將來的發展和融入社會打下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05:79-86.
[2]苗玉峰.如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微探[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6,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