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廣宇
【摘要】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和變革。教育事業也不例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提供了個工作的資源和信息。本文筆者就當前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情況,結合信息技術的優勢,談談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為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服務。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地理 教學 課程 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167-01
一、引言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圈層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地理學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性質。第二,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地理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高中地理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相銜接,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地球科學知識、認識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進一步掌握地理學習和地理研究方法、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基礎課程,跨“人文與社會”、“科學”兩個學習領域。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于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二、信息技術為高中地理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和信息
信息技術的課堂應用,極大的為地理課程的教學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地理課程的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其與地圖有著重要的關系。然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地圖的利用卻往往不能達到最優的效果。信息技術下,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的教學優勢,把地圖形象的展示出來,充分發揮地圖的重要作用。在高中課程教學中,光地圖就有280多幅。如何讓學生學會使用地圖、利用地圖去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就成為了高中地理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比如在開展高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下的新媒體教學模式,在事先準備好的地圖上進行坐標的輸入,讓同學們感受到地理位置變化的差異。此外通過新媒體制作后的地圖,在色層、色差等影響上,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的進行地圖的辨別和利用。
最后,信息技術可以為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信息。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形式,搜索到全球的地理位置、氣象信息等課本上未能涉及到的資源信息。此外就季風、風帶等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進行講解,把多個因素影響下的氣候信息和地理信息展示給學生,便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課程的學習內容。
三、信息技術可以增添高中地理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下的教學模式,可以方便教師進行課程設計。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可以充分的融入視頻、圖像等信息。徹底的轉變傳統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枯燥無非的課堂模式,賦予課堂教學更多的趣味性,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充分的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課堂的教與學更有效,推動高中地理課程教與學的持續穩定發展。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將會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高中地理的課程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以其豐富的資源、新穎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喜愛。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充分的結合現代地理課堂的教學發展情況,立足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為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葉新建.合理開發影視資源 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人教版必修二第5課《開辟新航路》為例[J]. 黑河學刊. 2011(08)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馬海波,魯愛華,張明. 新高考、新變化、新思考——百強名校高考地理研討群2014年10月主題研討活動[J].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 2015(01)
[4]彭雙雙.上海高中地理教材對地理核心素養的體現及教師使用教材策略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16
[5]何克抗,曹曉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學模式[J]. 現代教育技術. 2008(11)
[6]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一——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分類[J]. 現代教育技術.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