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
【摘要】隨著國家對教育教學事業的重視,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受到廣泛關注,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也逐漸提升,基于此,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確保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作畫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校美術專業 中國畫教學 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207-02
前言
當前,在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弊端,主要是因為美術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忽視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等,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無法有效掌握美術專業中中國畫的教學知識。因此,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實施中國畫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學生學習需求開展各類教學活動,進而優化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體系,使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1.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的弊端
在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期間中,教師對學生的創新能力較為忽視,不能應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出現較為不良學習問題。具體教學弊端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在高校美術專業基礎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意識到傳統中國國畫教學的重要性,過于重視西方繪畫的教學方式,無法為中國國畫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導致在中國國畫教學期間,出現銜接不當的現象,學生難以更好的參與到中國國畫教學活動中。
其次,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太重視臨摹等專業課程,導致學生在畢業階段創作的時候,無法更好的汲取傳統中國國畫中古典作品的精華,難以高效的提高學生的繪畫素養。
2.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2.1擴大學生知識面
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教學期間,必須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主要因為中國畫歷史背景悠久,與當代的社會背景存在巨大差異,中國畫是封建社會的產物,當時的創作情況與現代有所不同,如果學生不能擴大知識面、全面了解當時的人文環境與社會背景,就會對其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國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必須要重視學生知識面的擴大,使得學生在掌握更多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中國畫的理解能力。
2.2加強學生美術鑒賞能力
目前,多數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教授中國畫課程的時候,過于關注學生的美術技能,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理解“美感”,學生甚至無法分析出中國畫的優秀之處,只能根據教師的要求提高自身作畫水平,這對學生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同時,教師在中國國畫教學過程中,不能根據學生的美術基礎能力與學習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無法將學生美術鑒賞能力作為教學重點,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國國畫知識的時候,不能對其進行更好的鑒賞,難以增強學生的美術素養。因此,高校美術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適當改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對中國畫進行鑒賞,使得學生在鑒賞中國畫的同時,能夠全面理解中國畫真實意義,在學生掌握美術技巧的同時,引導學生由淺到深的欣賞中國畫作品,樹立正確的審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高校美術專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各個美術館中欣賞優秀中國畫作品,保證學生能夠感受到藝術作品的美感,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3創新繪畫工具、材料和技法
在傳統的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中,教師大多只利用筆墨紙硯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也只能應用這些簡單的工具作畫,導致學生受到作畫工具的局限無法(更有效)提高自身創新能力。同時,學生在作畫期間,難以接觸到新型的繪畫工具(及材料),導致學生繪畫興趣降低,不利于學生增強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如果教師不能意識到此類問題的重要性,將會出現一些教學的問題。因此,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大力提倡創新繪畫工具、嘗試多種繪畫材料,確保能夠將此作為依托創新出不同的繪畫技法。例如: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先進的美術工具引進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在作畫工具與材料有所創新的同時,也會逐漸轉變作畫風格,達到技法方面的創新,這對于高校美術專業中國畫教學具有較強的研究價值。
結束語
高校美術專業教師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效,保證能夠利用各類先進教學方式實施教學,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創新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烏蘭高娃.論我國高校美術學專業中國畫教學的改革[J].藝海,2013(6):175-176.
[2]鐘麗鳳.論我國高校美術學專業中國畫教學的改革[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5(2):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