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英
【摘要】高職教育一直是教育課關注的焦點,在教學改革發展至今,高職教育整體重心不再僅僅是放于學生的成績之上,而是更為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個人成長。以高職音樂專業來說,音樂專業相較于其它專業其更具有挑戰性,對學生的整體水平有著較高要求,而高職作為職業院校,音樂專業的教學勢必關系著學生的未來就職道路,因此,在教學方式上,若一味的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則會使得教學效率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十分被動,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會帶來局限。為改善教學問題,針對高職音樂專業的教學改革對策展開研究。
【關鍵詞】音樂專業 教學改革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209-02
高職中的音樂專業屬于一門藝術語言課程,音樂專業的教學核心則是圍繞音樂審美展開。在高職音樂專業教學上,大部分院校的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還停留于傳統階段,音樂專業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教學理念也缺乏與時俱進,使得教學內容較為滯后,教學過程缺乏對現代音樂的剖析,使得課程教學缺乏吸引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根據音樂專業的特點重新規劃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突破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至教學過程中,提高音樂專業的教學效率。
1.高職音樂專業教學面臨的問題
從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教學現狀來看,其教學過程主要面臨兩大問題,第一,教學理念落后。與時俱進和正確的教學理念是保障教學效果的前提,教師的教學觀念需具備時代觀念,教學注重策略,擺脫盲目性教學現象,并將教學重心放于教學效果上,對學生的各項能力的培養加以重視。第二,師資團隊無法滿足教學條件。部分音樂教師的日常課程教學都是以一人擔任多節課的形式為主,這使得教師無法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于教學規劃之上,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缺乏新意,學生極易對音樂專業失去熱情。
2.高職音樂專業教學的改革對策
2.1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的教學理念直接關系著教師的教學方式,也關系著音樂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師作為課程整體的領導人,其教學方式直接關系著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新認識高職音樂專業,豐富教學手段,使課程更具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將以往的模仿式教學進行淘汰,根據每位學生的音樂專業水平選擇個性化教學,對班級學生的聲音狀況進行了解,從而根據學生的音樂水平選擇合適的音樂歌曲,同時,教師還需加強對學生基礎水平的培養,對音樂專業中的各個呼吸規律、真假音切換等進行基礎教學,強化學生的基礎水平,使后期音樂專業教學更易開展。
2.2建設雙師型師資團隊
完善的師資團隊是保障高職音樂專業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高職院校需對教師團隊的建設給予重視,清晰意識到師資團隊的重要性,注重教師的職業素養,并完善當下的師資隊伍,培養一批既具有理論知識教學又具有實踐教學能力的師資團隊,以雙師型隊伍提升音樂專業整體教學水平,確保音樂專業教學的有效開展。一方面,教師需對自身能力進行提升,對課程掌控能力的提升,對教學方式的提升。院校還可定期組織音樂專業教師前往企業培訓,對教師音樂素養進行提高,以此滿足當下高職音樂專業的教學需求。
2.3將音樂教學融入大自然
音樂是基于生活的一切聲音所構成的,而大自然是最美的音樂,也是最神奇的音樂。教師在教學時,應走出教材課本的局限,拓展課程知識,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從大自然中感悟不同的聲音,使學生明白音樂的神奇之處和特別之處,讓學生從以往對音樂的錯誤見解中走出來,認識到音樂不僅僅是小提琴、鋼琴等樂器才能創造,其在大自然中的一切聲音都是音樂,教師在教學時,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自然界的河流溪水聲、小鳥鳴叫聲、風吹聲等,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音樂,使學生加深對音樂的認識。此外,教師還可結合不同國家及地域文化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如印度歌曲、西班牙歌曲、中國國歌等,以多元素的音樂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審美,以此提高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并且激發學生更多的音樂靈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受思維的局限。
綜上所述,高職音樂專業教學的改革前提需要教師對教學方式有著客觀認識,對各個教學問題進行逐步完善,更新教學觀念,加強教學模式的創新,院校還需對音樂專業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建設雙師型師資團隊,為音樂專業教學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使高職音樂專業教學改革工作得到全面落實。
參考文獻:
[1]屈洪海.山西藝術高職音樂表演專業教學現狀研究——以山西藝術職業學院音樂表演專業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李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初探——從大興安嶺地區談起[D].遼寧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