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培養小學生信息技術素養,在我國的小學教育領域早已不再是新鮮事。但是在具體的信息技術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所處的環境不同,接觸到的事物也不相同,導致在課堂上一個班級里的學生信息技術素養也存在著很大差別,這種差異的存在,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衍生出了多種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被廣泛地應用,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信息技術課上,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有助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但是在課堂上該教學模式的設計和發展卻是許多教師的難題。在教學中如何設計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教師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翻轉課堂及其內涵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翻轉課堂發展的基礎,取決于互聯網的發展,它是以信息技術和數字化資源為支持的一種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它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課堂教學主體,教師在課堂上主導學生的教學模式,而是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個性,教師為引導者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學生的學習更加自主,學習方式也更多,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的方法
1.基于網絡的小學信息技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想在課堂上有效地開展,必須要有良好的互聯網技術作為依托條件,而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恰好符合這一要求。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往往一周只有兩節,而有些條件差的學校可能一周只有一節。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課堂上,教師如果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強硬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學到的知識必然是有限的,而且信息技術是一門重實踐的課程,教師在課堂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講解知識,學生沒有自己的實踐,也難以獲得真知識。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必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利用課堂上已有的資源,激發小學生的探索欲望,這樣學生才能學到實用的知識。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將翻轉課堂設計為“課前、課中、課后三步走教學策略”,即在課前,教師要明確自己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探索。比如說,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是《修改圖形》這一節的知識,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將教學任務布置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手中的工具進行研究,在探究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可以通過互聯網向教師請教。而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必要的檢測。在課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這一環節依然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學生可以將自己在課前遇到的問題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提出來,在其他同學和教師的協助下一起解決。這樣學生不但可以學到知識,而且通過交流與合作,課堂的氣氛更加融洽,有利于班級的和諧發展,而在課后的設計,則是對學生學習知識的鞏固,學生學習了一項知識之后,需要反復地練習才能收到效果。如前面提到的“修改圖形”,教師就可以在課后選取一些有趣的圖形讓他們自主練習,提升學生的能力。
2.基于移動存儲設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信息技術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之上的一種教學模式。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受外部環境的制約,有些地方網絡無法覆蓋,或是受經濟條件的影響網絡覆蓋不完全,這些因素都會對翻轉課堂教學造成一定的影響。
因此,教師和學生可以準備一些移動存儲設備,以備不時之需,達到翻轉課堂的教學目標。而且,這些移動存儲設備也使小學生的學習更加便利,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能夠增長學生見識的學科,大多數學生都是極其熱愛的,有些學生甚至會覺得課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自己學到的知識太少,想要在課下練習,但是,部分學生受家庭條件等外部因素的制約無法有效地學習。移動存儲設備在這種時候就將它的作用顯現出來了,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將課堂上的教學資源拷貝到移動存儲設備中,讓學生能夠在課下自主地安排時間,積極主動地探索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將翻轉課堂教學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實現翻轉課堂的教學價值。
總之,當前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教育教學領域實施的時間還不長,它的發展還面臨著較多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設計好翻轉課堂,就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設計好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促進小學生的發展,為國家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俊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
[2]楊曉宏,黨建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異比較的視角[J].中國電化教育,2014(11).
[3]國榮,付婷婷,孫站英.翻轉課堂助力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