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超
摘 要:語文的學習伴隨著學生的全部學習過程,在培養學生的漢語文化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階段,為學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新階段,小學語文新課改給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新教學模式,引進新型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中給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便于學生的理解,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有效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應用;初探
《小學語文新課程論》中說到,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具體的、可觀的教學情境,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精神、合作本領和探究能力,促進全面健康發展。在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無疑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背景下,引進情境教學模式很有必要。本文通過分析三種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模式,希望為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提供借鑒。
一、在小組合作中進行情境教學
小組合作教學雖然一直被小學課堂教學所倡導,但是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效果。小學語文新課改下所倡導的合作教學是指在小組合作中引進具體的情境教學,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從而促進有效教學。
例如,在講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長春版)《長城》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文章中的生字詞,通過熟讀整篇文章,體會長城的偉大壯觀,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并在每個小組設置一名組長,配合教師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之后教師給學生在黑板上展示出各種關于“長城”的藝術畫,使學生進行觀察。同時給學生提出問題“你們知道哪些關于長城的民間故事嗎?看了這些圖片,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之后指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文章,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又提出了新的問題,通過小組內部的討論順利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在小組合作中設置具體教學情境的模式提升了學生的參與度,使平時比較膽小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促進了有效教學。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展示動態的圖畫、優美的音樂和形象的視頻,再結合相應的教學情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促進了有效教學。
例如,在講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長春版)《秋天的味道》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熟悉本課的生字詞,分析體會整篇文章的具體含義,理解文章的關鍵字和關鍵詞,教師帶領學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培養學生對秋天的熱愛。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展示秋天的各色圖片“秋收圖,高粱圖,楓葉圖,秋高氣爽圖”等,同時給學生播放有關秋天的歌曲《秋之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整個課堂氛圍。學生的興趣高昂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學習本課的內容,分析具體的意象,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升華文章的主題內容。在多媒體教學中引進情境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促進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三、在組織藝術創作中進行情境教學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所以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組織與講課內容有關的語文學習藝術創作,一方面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例如,在講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長春版)《雪趣》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掌握文章中的基本生字詞,同時認真朗讀課文,體會雪地活動的樂趣。在本課教學之前,教師讓學生準備好彩筆、畫板、膠帶等,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自己眼中的“雪景圖”,并在同伴之間進行分享。這種創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學習本課的課文,分析每一段的具體含義,同時找出文章里面學生所進行的“雪趣”游戲,試著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游戲的樂趣。這種在藝術創作中進行情境教學的模式使全班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促進了學生高效學習語文。
在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引進多種形式的情境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情境教學的引進需要國家的支持,社會的宣傳,學校的推廣,教師的實施和學生的積極配合,進而才能順利實施。總之,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馬琨.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教師,2015(36).
[2]劉艷芳.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14(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