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真
【摘要】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由政府組織推動、保險公司具體經辦的一種惠民保險,是服務“三農”和“扶貧脫貧”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設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舉措。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小額保險的國內外發展經驗和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小額保險 政府 對策建議
一、引言
在中國農村經濟欠發達的背景下,研究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具有重要意義。項俊波指出: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意義重大。保險扶貧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保險行業的重大政治任務。全行業必須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將保險扶貧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實、抓好。在黨的扶貧脫貧號召下,大力發展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必定有助于我國的脫貧攻堅戰,有助于解決“因病返貧”的難題。
二、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定義以及特征
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我國實現扶貧脫貧的一種有效金融工具。在國際上,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大概可以歸類為:農村小額人身保險主要功能是幫助農村低收入群體抵御某些特定風險,按照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及其導致損失的程度,按比例定期收取一定較小保費的保險。在我國的保監會給出的定義是: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是一類面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保險產品的總稱,具有保費低廉、保障適度、保單和核保理賠簡單等特點,是小額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高效的金融扶貧工具。
農村小額人身保險主要有3個特征:
第一,服務于農村的低收入群體。
第二,較低、保障適度、理賠較簡單快速,總體上較合理的滿足了農村低收入人群的市場需求。
第三,合同條款較通俗易懂,繳費較靈活。
三、我國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發展現狀
為積極響應中央“扶貧脫貧”的號召,推進人身保險行業服務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普惠性目標,2008年我國啟動農村小額人身保險試點工作,截至2014年底,小額人身保險覆蓋人數超過7000萬人,為緩解意外事故和疾病等風險對低收入人群家庭的沖擊、建設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盡管農村小額人身保險自試點以來取得階段性成果,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村低收入人群的風險保障需求,同時對農村的扶貧脫貧工作起到了作用,做出了貢獻。但是農村小額人身保險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完善。
第一,缺乏足夠的財政和政策支持;
第二,保險公司運營成本高居不下;
第三,供給渠道單一,產品單一;
第四,理賠難,監管難;
第五,低收入與相對的高保費難題;
第六,農民投保意識薄弱,市場宣傳不足;
四、國外先進經驗借鑒
在農村,單純依靠提供小額信貸和儲蓄工具這些金融支持手段還不足以解決農村的貧困問題,所以小額保險機制率先被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國和烏干達等發展中國家引入。這些國家根據其國情,以多種形式在農村地區推進小額保險業務,取得了較快發展,成為解決農村人口基本保障的有效手段,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第一,在菲律賓,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從某種意義上是始于2006年,雖然起步晚,但菲律賓所取得的成就卻讓世界矚目。菲律賓政府的強勢介入和堅定支持使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獲得了快速有成效的發展。從法律法規著手制定小額保險框架,使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得到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政府還大力宣傳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作用和重要性,幫助培養市場。MFIs(小額信貸機構)是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主要提供商,但同時經營主體多樣化。產品較為豐富多樣,以市場為導向,更貼近客戶的需求。
第二,印度通過頒布法規的形式,強制要求保險公司必須按照往年保費收入的一定比例銷售給低收入者。印度的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經營主要采取伙伴—代理模式,通過結合農村當地社會組織的渠道優勢,打通多渠道營銷。例如當地銀行、社區組織、郵政機構、合作社等。進而帶動了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蓬勃發展。
第三,孟加拉國政府對農村小額人身保險采取“不作為”態度。孟加拉的農村小額人身保險,以非正規經營主體(NGOs和MFIs)為主導。小額保險和小額信貸相結合搭售(捆綁銷售),從而降低銷售成本,增加銷售量。孟加拉國的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最大的特點是提供低廉的,大部分低收入者能夠負擔得起的小額保險。
第四,烏干達政府采取強制性和自愿性相結合的投保模式,小額人身保險以健康保險為主。保險公司與小額信貸機構合作發展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業務,同時將此業務開拓到國外,實現了充分盈利。烏干達是世界上第一個在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業務上實現盈利的國家。
五、結合我國國情提出的對策。
在全面分析了國內的現狀以及問題,同時借鑒國外發展中國家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農村人口缺乏保險保障的情況,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第一,制度合適的法律法規,從制度上為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發展保駕護航。
可以借鑒印度的做法,硬性規定保險公司按照保費收入的一定比例銷售給低收入人群。從法律法規明確社會各類組織的職責。
第二,政府應該財稅支持,政策支持,攜手保險公司廣泛宣傳,增強投保意識,培育市場的成長。借鑒菲律賓等國的經驗,采取財政支出支持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對農村小額人身保險進行財政補貼,例如財政補貼保費的20%。從而可以增加投保人的購買欲望,挖掘潛在的因為購買力不足而無法購買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市場需求。實行稅收優惠,對農村小額人身保險減稅降稅。
利用農村的媒體,學校等各類機構渠道,加大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宣傳力度,增強投保意識,培育市場成長。
第三,產品創新,豐富產品的多樣性;結合當地渠道銷售保險,降低銷售及運營成本。產品創新,設計更加簡單易懂的保險,設計繳費更為靈活便利的保險。豐富產品的多樣性,使客戶可以有豐富的選擇。簡化理賠流程,破解理賠難難題。因地制宜建立有效銷售渠道,例如銀保銷售。
第四,適當的參與一些慈善事業,改善保險公司的品牌形象。在某些地區,理賠難導致保險公司的品牌形象不佳。可以適當的參與當地的慈善事業,改善品牌形象。
第五,面對扶貧脫貧偉大而艱巨的任務,可以試點將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納入到政策保險里面。納入政策保險,可以得到各級政府更高的重視,獲得更多資源,得到更快的發展。
第六,拓展國外市場,實現規模經濟,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六、總結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有一百多個發展中國家都在積極探索用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服務的問題。在國際社會,國與國之間應該共同推動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的發展,相互溝通交流經驗,共同借鑒共同成長。雖然面臨各種問題,但只有不斷解決這些制約因素,才能推動小額保險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才能發揮保險助推器、穩定器的作用,讓你農村小額人身保險為低收入者帶來更多保障,穩定社會發展,推動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爽,李芳.小額保險“孟加拉國特點”之思考[J].中國保險,2011(08).
[2]林熙,林義.印度農村小額保險發展經驗及啟示[J].保險研究,2008(02).
[3]李瓊,劉麗,李暢.小額人身保險“菲律賓之經驗”解析[J].保險研究,2010(08).
[4]何歡.小額人身保險發展的國際比較分析及啟示[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9.
[5]李瓊.小額保險之“烏干達現象”評析[J].保險研究,2009(03).
[6]唐婷婷.促進我國小額保險發展的政策思路探索[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