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銳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提出,在教育教學上有更高的要求,除了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之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質,比如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審美觀等,尤其是初中的語文課堂教學,更需要這方面的能力。而在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過于程序化,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足,導致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的發揮和提升,最終直接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與提升。本文通過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進行概況分析,探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初中學生 初中語文課堂 教學 互動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025-02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主要是以學生學習和發展為教育教學的中心,通過互動教學的方式不斷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而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互動教學指的就是教師與學生以課堂作為平臺進行互動交流,共同完成教學與學習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通常情況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即知識結構的互動,師生的情感互動以及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知行互動。本文主要探討的就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互動策略。
一、初中學生的特點
初中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生涯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而初中學生作為這個階段的主要學習者,其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都處于青春叛逆期,身體結構逐漸發生變化的同時,在心理上也讓他們產生了一定的恐慌,尤其是發育較早的學生他們心底的恐慌心理可能會更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非常渴望一直得到父母和老師的呵護,但同時他們又希望能夠自主獨立,能夠像成年人一樣生活,在這種兩相矛盾中,他們的心理始終處于焦躁的狀態,漸漸地與父母或老師之間產生一定的矛盾。而學業又是父母與老師共同關注的重點方向,自然而然地就會成為初中學生與成年人之間的主要矛盾,同時語文的教育學習又是教導初中生的最佳良機,一旦這時學生的自我控制力不足,無法正確明辯是非,輕則影響學業,重則可能會做出讓其終生后悔的事情,從這里可以看出初中教師是任重而道遠,其語文課程的學習與教育更是關鍵中的重點,是能夠影響初中生以后的主要課程,因此基于這個前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通過互動教學的方式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質。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
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與以往傳統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學校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改革,不僅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而且也重視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這主要歸功于課堂教學教師不再拘泥于程序化,不再只強調死記硬背,而是通過雙方互動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不自覺中就學到了知識,提升了能力,雖然這種互動教學有效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互動內容形式化
在現階段的許多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互動內容形式化是常態,以某語文公開課為例進行分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授課方式通常都是一呼百應,當問到“對不對”的時候,學生的回答無非兩種“對”或者“不對”,這種互動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互動教學的價值,但同樣地也是形式化的表現,而且若是采用小組之間合作學習的方式,一旦教學形式不恰當,這種互動內容形式化會表現得更加明顯[1]。
2.互動角色被動化
在現階段的應試教育中,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仍然還是以教師作為主導地位,這也是新課改的主要改變方向,同樣地這也阻礙了互動教學的發展,由于學生長時期地處于被動學習知識的狀態,其學習情況和知識體系很難獲得很大的提升。
3.互動對象片面化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上述現狀之外,還存在互動對象片面化的情況,也正是由于互動對象片面化,沒有統一地針對全體學生,使得學生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相應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語文課堂互動教學難免會偏重成績優異的學生,而忽略掉了差績差的學生,長此以往這種差距不僅會增大,而且互動教學的效果也將越來越小。
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策略
為了促進我國新課改更好的發展和執行,也為了更好的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以及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質,結合上文所分析的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現狀,針對互動教學方式提出了以下幾點策略:
1.明確互動教學的目標
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首先要制定一個教學目標,它是推動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主要依據,通過它可以合理的實施互動教學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從而體現出互動教學的優勢。在現階段新課改的前提下,制定互動教學的教學目標需要尊重民主平等的原則,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知識共享,在真正意義上提升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質量和水平[2]。
2.創設互動教學的情境
在語文課堂的互動教學中,教學情境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樣也是初中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教師可根據課程知識結構,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那樹》時,教師可以先出示幾張有代表性的大樹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大樹究竟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然后向學生提問這樣一棵令人贊嘆、敬仰的大樹最后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教師出示那樹被砍伐的圖片,讓學生在兩組圖片的對比中體會作者對大樹命運的痛惜,以及對都市文明發展的利弊、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深層思考和深重感慨。只有在這種特定的教學情境當中,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文章主旨。
3.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初中生作為一個獨特的群體,其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課程的教學時,應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友好的朋友關系,通過互相的交流溝通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互動教學上,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在提升課堂氣氛的同時,還能抓住學生的學習情感,通過不斷互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與他們同等地位的,這樣更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4.利用多媒體建設豐富的語文課堂
在現階段互聯網信息時代,多媒體不僅可以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同時也可以將其利用起來進行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例如在講解劉禹錫的《陋室銘》時,教師可以預先準備好關于南陽諸葛廬的音頻錄像等視頻資料,在課堂上通過電腦,投影儀等設備將其進行播放,再結合書本上的知識,讓學生在觀看影片的同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這樣學生不僅能更好的學習和理解知識,同時思想情感等也獲得了升華,因此通過多媒體可以構建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更助于互動教學的實現和發展。
5.靈活使用提問技巧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互動教學中離不開老師的提問,而要想提升互動教學的效果,就要靈活使用提問技巧。這種有技巧的靈活提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獲得自豪感與成就感,最主要的是能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回答問題的水平進行側重提問,在針對成績優異的尖子生時,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能擴展發散思維的問題,而對一般學生則可以提一些難度稍微降低的問題,這樣做可以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老師的提問當中來,讓學生充分獲得到成就感,同時也提升了互動教學的教學質量[3]。
6.準確把握課堂討論時機
在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課堂的討論時機,在有效的討論時機下引發學生進行討論可以更好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知識,比如出現以下情形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出現重點難點的知識問題時,學生自己有疑問或困惑問題時,出現學生沒有融入課堂氣氛時,課堂氛圍過于凝重時,知識點過多且較為零碎時等,在這些情形下教師都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展開討論,這樣做不僅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難題,提升學習能力,同時也能提高互動教學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進行概況分析,探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策略,主要包括明確互動教學的目標,創設互動教學的情境,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利用多媒體構建豐富的語文課堂,靈活使用提問技巧以及準確把握課堂討論時機等,希望本文的分析探討對我國初中語文課堂的互動教學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宋芳芳.初中語文課堂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
[2]盧善純.淺探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的策略[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17:51.
[3]章林榮.試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