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武
【摘要】本文從兩大方面對高中數學中合作學習教學對策進行了分析。首先,文章明確了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希望文本的研究能夠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 合作學習 自主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12-01
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獨立學習能力、邏輯思維、合作意識等重要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具學生的特點、愛好,恰當運用合作學習,小組探究,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樹立獨立探究的意識和習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目的。
一、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意義
高中數學進一步突出了數學思維的抽象性、邏輯性、嚴謹性和創新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更多更靈活的數學思維、體驗感悟、思考過程和解題方法以面對層出不窮、難以理解和掌握的數學題目。因此,高中數學的學習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傳授、學生題海戰術的練習使遠遠不夠的,學生還需要一個充滿思維練習和思維碰撞,并且具有豐富數學氛圍的平臺,才能真正地擁有自己真實的數學思維和理解能力。合作學習就是一個很好地平臺,學生通過和小組成員以及教師的深入交流和互動可以有效彌補學生在知識上的漏洞和思維上的欠缺,在這種和諧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可以進一步領悟和理解數學課程的本質和精髓,從而全而促進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進步。
二、開展合作學習,保障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
1.科學的分組和分配任務
高中數學教學中,落實小組合作教學的第一步,就是科學分組,明確小組任務。教師首先要全面掌握班級中學生的整體情況,包括學習能力、思維方式、興趣特長等,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將他們合理編排、組成小組。小組成員中包括學習能力強的學生1-2名,中等層次學生1-2名,中下層次學生1-2名,每一項學習任務,都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較弱學生思考,幫助他們完成學習任務,真正將高中數學教學面向了全體學生,同時也鍛煉同學之間的協作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協作意識。
比如:已知三個點A(1,3)、B(3,1)、C(-1,0),求△ABC的面積。此時,教師依據以上分組方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獨立完成這道題目,最后,教師帶領學生一同總結問題答案,看看哪個小組完成情況最好,教師給予該小組一定的獎勵,也可以評出優秀個人,以此激勵其他學生進步。
2.根據教學內容組織開展合作學習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包括很多復雜和抽象的內容,講解這些內容的時候,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引導和鼓勵學生探索研究,獨立解決這些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學生無法解決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這些抽象、難懂的知識,理解會更加深刻。
比如:進行“三角函數”教學,教師合理分組之后,布置學習任務:討論、梳理、總結正弦、余弦以及正切函數的圖形、性質等,包括特殊函數值等問題。小組成員一同研究,總結答案,最后由小組代表進行結果展示。通過此方式,學生對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難點——三角函數的相關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3.科學地做好合作學習的評價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法,教師必須要科學進行教學評價。根據教學目的與內容科學選擇評價方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缺點,這樣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學生才能夠合理選擇學習方法,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4.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恰當時機
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該善于選擇合適的教學時機,針對重點、難點問題,或者是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應該鼓勵學生獨立完成,進行小組研究。
比如:“曲線和橢圓”合到一起的數形結合問題教學時,教師應該在學生情緒較高,思維較活躍的時候,組織小組合作,引導學生歸納和總結此類題型的特點以及解題規律。這樣在以后一旦遇到類似題型,學生就能夠觸類旁通,更好、更好的解答出問題。
總之,在高中教學改革的要求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必須要求新、求變,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合作共贏、取長補短等綜合素質的提升。高中數學教師應該以更多的熱情和方式開展合作學習,為學生的進步、新課程的改革和綜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磊.巧妙應用合作策略促進高中數學教學[J].數理化學習.2013(07)
[2]嚴娟.淺析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J].中學時代.2012(18)
[3]賈正梅.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2(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