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娥
【摘要】初中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境下,物理課的課堂教學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變革。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師需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重視新課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重點分析了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進行新課導入,來促進初中物理新課程的開展和導入。
【關鍵詞】有效教學 初中物理 新課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57-02
教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并不是課堂教學的占有者,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為學生們的學習服務,提供必要的材料來讓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學生被動的從教師那里獲取新知識的傳授。教師針對新的課程開展和新的知識傳授都需要從導入新課開始,因此新課導入的效果好壞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一、教學導入的作用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一個好的開頭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在課程開始教師需要緩緩地導入新課知識,學生們眼前的新課程知識仿佛是殿堂的大門,能夠誘使學生產生學習好奇心。新課導入不僅是知識教學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學生和教師關系展開的橋梁,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來針對需要學習的新課激發學習欲望,良好的學習開端,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溫故知新,明確后期的學習目標。
二、如何利用課堂導入環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設置懸念
在課程開始之前,對課程教學設置懸念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學習好奇心,例如說初中物理教學中我們會學到《凸透鏡成像規律》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們互相觀察自己的雙眼,設置懸念讓學生們尋找“眼睛和凸透鏡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或者是“生活中你還遇見過哪些凸透鏡呢?”通過問題的設定,學生們帶著懸念來互相討論和觀察,課堂學習氣氛瞬間活躍起來。在后期的課堂學習中,學生們可以學習到人的眼睛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同時生活中的照相機等等都是根據凸透鏡原理設計發展而來的,不僅能夠激發起學生們的主動思考能力,還能夠有效地導入新物理課程知識。
2.從實際生活經驗入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教師在課程開始學習之前可以先通過實際生活中的經驗導入到物理課堂中,學生們通過身邊的實例了解課堂知識的重點,更有利于接下來物理課程的開展。例如說在學習《光的折射》這一課程中,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們在水杯中放入一根筷子,然后讓學生們觀察為什么筷子在水中看上去會出現彎折現象,在后期課堂開展之后為學生們詳細說明原因。由于光的折射問題,只有掌握了折射原理,那么可以有效的解決生活中遇到得問題。
3.巧妙設計物理實驗
初中的物理跟化學類似,屬于實驗性較強的基礎性學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學內容需要通過實驗來完成學習,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巧妙地設計物理實驗,通過實驗有效導入物理新課教學。例如說物理中“電”的學習,學生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電的使用,但是對于電的基本常識和電路的了解卻少之又少,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實驗室中,利用小燈泡、電線、電壓表等材料給學生們進行電的演示,通過教學實驗,學生們能夠簡單的了解到如何進行線路連接,怎么樣處理線頭和接口等。學生們通過實驗對于電的基本常識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的課程教學也能夠有效地進行。
4.故事導入法
物理課程中有很多是枯燥的死記硬背環節,因此一個好的課程導入能夠幫助學生放松學習心情,例如說可以通過科學故事的描述來導入新課內容。每一個不同的物理知識都有相關的物理故事發生,例如說愛迪生發現電的故事,通過在雷雨天中放風箏,發現了電本來就是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通過故事講述來吸引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把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到新課學習當中,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有效調解教師和學生的課堂學習關系。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學需要使用方法,沒有形成方法的教學不能稱之為系統。初中的物理課堂教學想要提升教學質量,首先就需要做好新課的導入設計,結合班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還要結合教師本身的教學風格來進行。不同的新知識導入都需要不同的導入方法,因此教師要自身重視新課導入環節,創新課程導入模式,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為主要教學目標,讓學生們學活的物理,最終活用物理。
參考文獻:
[1]李照泉,李志芹. 新課改下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方法探究[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117-118.
[2]朱笛.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