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容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型課程,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啟蒙有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重要的影響。數學家庭作業是小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和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途徑,因此科學合理的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對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分層設計進行探討,以期能對小學數學教師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家庭作業 分層設計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66
小學數學學習在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涯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做好數學教學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包括課堂上的學習和家庭作業鞏固,有效的課堂教學在小學生數學學習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與學生間有效的互動,不僅可以調動課堂氣氛,還可以使學生以主體的身份加入到數學課堂中,這對增加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業布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學有效的數學家庭作業有助于小學生對課堂知識的鞏固,提高他們的數學應用能力,還能讓他們學習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計算和實踐等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對數學作業進行合理科學的分層設計,要從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和提高他們數學能力的目的出發,精心設計數學作業,使其真正能起到拓展小學生視野、提高能力的效果。有效性的數學作業設計和評價,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還可以培養他們社會實踐和創新的能力,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現狀和分層設計原則
(一)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現狀
目前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在設計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家庭作業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還是以傳統的題海戰術為主,這樣不僅起不到鞏固數學知識的目的,還給小學生增加了許多負擔,大量機械死板的數學題固然會對小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有幫助,但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沒多大的用處。長此以往,小學生會對數學產生厭惡的情緒,不能以一個正確的態度對待數學家庭作業,為了應付教師和家長的檢查,而出現隨便應付的情況,降低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影響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發展,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教育的主流,素質教育要求不僅要讓學生學好教材內容,還要學習一些對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的內容,擴展他們的視野,不要以考試成績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要對小學生的作業質量和作業效果進行嚴格檢查。教師對小學生的數學家庭作業沒有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對小學生的作業修改情況沒有深入跟蹤了解,小學生沒有樹立正確修改作業的習慣,大多都是應付教師的檢查,教師也沒有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他們出錯的地方,這嚴重影響小學生數學能力提高的。在提高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同時還應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在家庭作業設計時要創新一些新穎的題目,可以應用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作為題目的素材,引導小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二)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分層設計原則
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分層設計要按照一定的原則來進行,才能起到輔助教學和提高學生數學水平的效果,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分層設計首先要遵從基礎性原則,小學學習階段的數學知識都是很基礎的知識,布置家庭作業的目的就是輔助教學,鞏固課堂知識,因此在設計小學數學家庭的時候要立足于教材內容,結合課堂上講述的內容,設計一些能復習課堂知識點和延伸知識點的題目,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并擴展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能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設計還要遵從提升性原則,能對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數學成績都有提高的作用,在基礎性的原則上加深題目的難度,但一定不要超過學生的接受范圍,通過一些難度稍大的題目可以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讓他們掌握了基礎數學知識,同時還讓他們嘗試一些開發思維能力的題目,這對小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很有幫助。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分層設計基本上是遵從以上兩個原則,在家庭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小學生的主體身份,從小學生對數學作業內容、形式等方面的興趣入手,全面考慮小學生對數學家庭作業的需求,合理控制作業量和難度。
二、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分層設計的實施過程
1.對小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科學的評估。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程度都不一樣,他們的學習程度存在一些差異,這些差異在發展性教育流年認為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通過一些不同層次的家庭作業,使學生在寫家庭作業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科學合理的小學數學家庭作業需要對班里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清楚的認識,教師通過學生課堂表現和對作業情況的統計分析,對小學生進行有效的分層,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布置具有一定層次性的家庭作業,對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探索類的題目,對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要多一些鞏固基礎知識的題目,適當增加一些有難度的題目,教師和父母要做好自己的引導工作,正確引導學生完成家庭作業。這樣既有層次性的作業會提高學生寫家庭作業的激情,同時也有助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
2.家庭作業的內容要多貼近生活。在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貼近生活的作業內容,這樣會提起小學生寫數學家庭作業的興趣,教師要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研究,然后結合生活實際情況,設計易于小學生接受并貼近生活的作業內容。一些計算題、圖形等內容設計成生活中的問題,盡量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原來跟生活息息相關啊。讓學生動手去測量課桌和凳子的長度和寬度,使他們親身感受數學的奧妙、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身影,使他們體會理論知識到實踐轉換的過程。
3.讓學生自主總結所學內容。小學生完成分層數學家庭作業后,教師和父母要讓學生對今天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行總結歸類,總結解題方法和思路,讓他們養成每日一總結的好習慣,易于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同時還會對做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標記,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小學數學教師要對學生的家庭作業采取有效的評價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可以將優秀作業在班里進行展示,讓學生進行傳閱學習,教師對有些學生進行夸獎,還可以發放小禮品以資獎勵,這樣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生們都向優秀學生學習,那么整個班級的數學作業完成情況也會變好。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家庭作業的分層設計有助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共同進步,有助于小學生鞏固數學知識和提高探索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家庭作業設計觀念,運用分層設計的方法布置數學家庭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