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彤
摘 要:語文學習伴隨著學生的全部學習過程,在培養學生的漢語語言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啟蒙性階段,為學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語文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新階段,小學語文新課改給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創新語文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而促進教師的高效教學和學生的有效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堅持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合作能力和探究本領,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即在上課之前按照課程標準進行備課,在課堂上按照文章的行文順序進行基本的講授。這種教學模式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會提高學生們的語文成績。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實施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勢在必行。
一、引進“微課”模式,促進有效教學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上課之前給學生錄制一個小視頻,在小視頻里面對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一一介紹,使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第六課《梅花魂》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掌握本文的生字詞,分析文章中梅花高潔堅韌的品性,從而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深切眷戀。在進行本課教學之前,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一段小視頻,在小視頻里面著重介紹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即“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教學,認真體會文章中所介紹的梅花精神,感悟外祖父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睂W生了解了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分析文章中每一個段落的基本大意就變得特別輕松了?!拔⒄n”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所學文章的內容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和宏觀的想象,便于學生接下來的課文學習,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促進了學生的有效學習。
二、引進“翻轉課堂”,促進有效教學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就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變傳統的單調的“講授”課為現在的“學生主動學習”課,進而轉變課堂的講授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想進行一堂完整的“翻轉課”,必須要協調三個內容,也就是合理的網絡環境、自覺的學生和充足的時間。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三年上冊(人教版)第一課《燕子》的時候,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文章的有關生字詞,通過朗讀文章,想象可愛的燕子和美麗的春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在進行本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即“大家知道小燕子長什么樣嗎?課文中主要寫了小燕子的哪些方面?作者主要抓住燕子的什么特點來寫?”教師指導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課文學習,并在文章中尋找合適的答案。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了合適的答案,同時通過自己的理解又提出了新的問題,即“文章哪些方面描寫燕子飛行得很快?燕子的可愛體現在哪些地方呢?春天的美麗在哪里?”并且學生通過與同伴之間的討論,順利地解決了這些問題?!胺D課堂”的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的思考,自主完成了課堂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設置合理情境,促進有效教學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設置具體的、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可觀的、可觸摸的教學情境中感受學習語文的魅力,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人教版)《秋天的圖畫》時,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熟悉文中的生字詞,通過觀察一些具體的秋天意象和秋收之景來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在進行本課教學之前,教師讓學生提前帶好畫紙、畫筆、膠帶等,在課堂上進行有關秋景的繪畫。教師指導學生畫出“秋收圖、高粱圖、秋天森林圖、落葉圖、秋高氣爽圖”等,讓學生在教室的各個角落貼滿秋景圖,使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感受秋天的魅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具體教學情境的模式使學生在可觀的、可觸摸的教學環境中快樂學習語文,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了有效教學。
在小學語文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創新教學模式,引進一批新型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傊?,促進小學語文有效教學,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完美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劉曉峰.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J].新課程學習(下),2011(10).
[2]馬珍.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微[J].學周刊,2016(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