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勇
摘 要:口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計算方法,對數學的學習也有重要作用。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進行數學筆算、估算等計算的基礎,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度。農村小學在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上仍有些方面做得不到位,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小學;低年級;口算能力
一、動手操作,掌握運算原理,提高運算感知能力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等各項能力還有所欠缺,再加上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這就導致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的運算原理,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理解運算原理,這既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又能將抽象的原理具體化,易于學生理解。例如,在學習“湊十”法時,以“8+3”為例,讓學生準備一些小木棒,教師先擺出8根木棒,在旁邊放3根木棒,然后讓學生想辦法讓大家能夠知道這兩組木棒的總數。由學生思考,教師引導,最終得出,將3根木棒中的2根和另外的8根放在一起湊成“10”,“10+1=11”,從而得出有11根木棒。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很容易就能夠理解“湊十”法。之后,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地練習進行強化,讓學生學會使用“湊十”法計算9+3、5+8等算式。
二、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效率,克服思維定式
小學生的口算題目還不是特別復雜,但也有一定的方法?!捌剖ā薄皽愂ā钡仁浅S玫挠嬎惴椒ǎ瑢W生一定要學會熟練使用。比如,計算27+6,學生可以將6分成3+3,先計算27+3,再加上3。在計算時,不論是加法、減法還是乘除法,我們都會發現,將數值湊成“整數”之后計算會比較簡單,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時,要培養學生“湊整”的意識。如,25×4×4,25×4=100,然后100×4,從而得出最終結果??谒愕姆椒ㄟ€有很多,首同尾和10的兩個兩位數相乘的乘法速算、“基準數”速算等。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加快運算速度,提高運算的正確率。教師應加強學生對這些計算方法的使用練習,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熟練運用這些計算方法,這樣,在以后的做題中才能靈活使用計算方法,克服思維定式。
三、堅持練習,持之以恒,鍛煉做題心態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表象力強,雖然記憶力好,但是如若只是掌握運算原理,不加以訓練將之形成一種技能,則會逐漸被遺忘。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練習強化,因此,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口算能力的訓練,利用三幾分鐘的時間對學生的口算能力進行訓練,可以進行口頭提問,也可以以小測驗的形式進行。只有長期堅持才能真正有所成效。口算訓練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時也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增加訓練的趣味性,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種方法是進行口算搶答。教師在課前準備好口算題目,在課堂上讓學生分組搶答,答對較多的組可以獲得獎勵,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另一種方法是設計口算游戲,例如,學生分組、買賣交易等,讓學生在解決游戲中的問題時鍛煉自己的口算能力。
四、聯系生活,熟練運用
口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學生發現這些聯系,這樣才能讓他們在生活中使用口算這一計算方法,提升他們對口算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生活場景,培養學生利用口算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教師可以設置購物場景,給學生一些打印的學具錢,1張10元,1張5元,4張1元,共19元,然后讓學生用13元、9元買自己手里的商品。通過不斷的訓練,改變商品的價格,也就是算式中的被減數與減數,讓學生學會使用“破十法”。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平時將口算運用到生活中,和自己的家長去買東西付錢,為自己家設立賬目,計算自己家的生活開支。當學生體會到口算的“神通廣大”之后,自然會對口算學習產生深厚的興趣。而且,通過生活中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算熟練度。
總而言之,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再加上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這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及接受能力,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設計教學游戲,與生活實踐相關聯,提高學生學習口算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口算原理、口算技巧進行訓練,讓學生將這些方法技巧形成一種技能才不會遺忘。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成功的教學案例,利用現有的教學設施總結經驗、開拓創新,以更好地完成口算教學任務,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施紅蘭.如何提高低年級小學生口算能力[J].新課程教育研究,2015.
[2]高建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口算能力[J].科學中國人,2014(12).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