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鴻英
摘 要:電子白板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方法與途徑。但是,在現實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電子白板的實效性卻不強,出現了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缺乏師生互動、教學反思缺位的現象。因此,研究電子白板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及策略成為當前一項重要而急迫的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電子白板;主體地位;師生互動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電子白板教學的現狀
1.“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今社會存在這樣一個誤區,許多教師認為,電子白板的功能用得越是淋漓盡致,越能體現出現代化的先進理念。電子白板和教師成了整堂課的主角,而學生卻只是觀看表演的觀眾。筆者在聽小學六年級數學第一單元“圓”時,教師在電子白板上畫出圓形。教師在電子白板背景運用網格功能先布置好網格背景;用隱藏功能隱藏右邊的紅點;用畫筆功能和形狀功能添加紅點作為圓的中心,添加直線來作為圓的半徑與直徑;運用畫筆功能將圓切分成多個近似的小三角形,并把這些小三角形展開,擺成四邊形。整個操作過程相當復雜,看起來教師對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非常了解并且能夠熟練使用,但是教師似乎成了表演者,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教與學相脫節,師生互動缺失
在本次調查中,筆者關注小學數學課堂上使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然而卻忽略了課堂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電子白板在技術上雖然可以滿足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無阻礙溝通,老師可以不再為往返于投影設備、黑板和電腦之間浪費時間,能夠有更多時間來注意學生聽課的反應,而學生也可以完全集中注意力。但是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教師對相關學生的管束不足,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并不協調,教師在溝通中仍然占主導。例如,筆者在聽四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度量”時,教師只是問學生如何用三角板畫120度、15度的角。而沒有對學生的實際操作進行指導,對操作錯誤的學生,教師并未對學生的想法進行了解,從而繼續提問其他同學或是直接給出答案。
3.形式化現象嚴重,缺乏教學反思
72%的教師認為,電子白板是一種現代高科技教學工具,課堂上運用了電子白板,就是一堂好課。只要是評比課、公開課就應該用電子白板,電子白板在相關的課堂教學中,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及探討搭建了一個全新平臺。但是研究表明這一技術平臺在相關的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小學數學課堂中并未得到良好的展示及應用。64%的教師不能充分地利用電子白板的功能有效地和學生進行討論和溝通。只有在公共類、公開課,學校的相關部門才會進行視頻的錄制,而教師則很少會反復地觀看相關的視頻進行評價和必要的反思。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電子白板教學的策略
1.以功能為抓手,突出教學重點,提高應用效果
在前面的調查中,筆者發現教師會認為將電子白板的功能用得越多越好,卻沒有讓電子白板在課堂上發揮最大的作用。課堂不是以突出電子白板和教師的地位為主,所以功能的選擇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幫助教師抓住課堂生成。因為教師無法完全預設課堂上的生成性資源,并且學生學習上的難點往往出現在學生的表達上,具有極強的生成性,電子白板的一些功能的使用便于教師抓住學生的表達,并得以呈現,才能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2.以互動為途徑,促進學生發散思維,提高教學水平
在前面的調查中,筆者發現教師只關注完成和電子白板的交互,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生生之間的互動則更少看到,這是教師必須改善的重要方面。電子白板的交互性為交流服務,只有師生、生生、人機的充分溝通,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努力營造開放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到交互式電子白板前進行操作,再用語言表達想法,引發大家的討論,加強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以及師生和電子白板之間的互動。例如,在執教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一課時,教師在交互式電子白板上演示講解,觀察哪些圖形通過平移可以得到,哪些圖形必須通過旋轉才可以得到,在學生體驗平移和旋轉的過程中,收獲學習數學課程的快樂。
3.以反思為保障,加強教師自身修養,提高課堂效率
在前面的調查中,筆者發現教師對教學媒體的選擇非常盲目,教學資源的利用不強,使得課堂效率低下,甚至使教師感到非常茫然。教師的付出只是徒勞,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教師的教學尤為關鍵,無論是教學媒體選擇還是教學資源利用,真正為教學目標的完成服務是最重要的,最終提高課堂效率才是王道。教師在把握學科性質和特點后,還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利用電子白板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課件突出思考性和探索性,可以變抽象為直觀,幫助學生鞏固重點,突破難點,有利于學生的探究學習,為學生解決問題和思維發展搭設橋梁。
參考文獻:
[1]孫燕.交互式電子白板培養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實踐研究[D].寧夏大學,2015.
[2]張琳.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互動教學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