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世奎
摘要:語言,是一門藝術,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更是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的關鍵,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意識早已成為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必須關注的問題,更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因此,現針對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40-01
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藝術是維系師生和諧關系、促使學生信任教師的關鍵因素。對于活潑而且好動的小學生來說,班主任對其及時的溝通、交流能夠有效避免學生誤入歧途,更能有效把握學生的發展動態和發展方向以及知識掌握情況,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因材施教。
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注重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和學生成為真正意義的朋友顯得尤為重要,具體方法如下:
1.及時與學生溝通,因材施教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面對性格、愛好、特長各不相同的學生要想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分析了解學生、準確把握每一位孩子的個性和性格特征,有針對的教育學生是至關重要的,更是不容忽視的。與學生的及時溝通交流不僅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安排下一步驟的工作任務,更能讓學生在自由、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往往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課下與學生交流學習心得,和學生談心,再或者及時開展家訪活動,了解學生最近的學習動態和思想情況,才能有效的因材施教,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得以順利展開。
2.溝通管理要適度,要在學生的心理承受范圍內、剛柔并濟
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謹記學生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作為教師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抹殺了學生的自尊心,而是通過愛的鼓勵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教育、管理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感受以及學生的心理承受力,進行適度的溝通、教育指導。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鼓勵、表揚和認可。這就需要教師準確把握教育學生的尺度。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態度不要太過于生硬,應該及時的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當然 ,也應在適當的時候將學生的不足之處委婉的表達,以達到提高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的。
3.要注意溝通的時間、地點和場合
每一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自尊心,作為教師應該學會換位思考,這就需要教師注意溝通的時間、地點和場合。如果不分時間、地點的對學生加以指責和辱罵,得到的只能是學生的反叛和不服氣,只能適得其反。相反,如果教師及時考慮學生的感受,理解學生,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并且明白課堂學習的重要性,對今后的學習時間進行恰當的安排。比如,當學生在課堂上總是不注意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作為教師如果不分場合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批評學生,學生將會對學校、對學習有更強的反感,如果教師了解情況,在課下及時與學生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課下學生能夠和教師打開心扉,和教師吐露自己真實的想法,可能會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有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溝通的重要性,更能讓我們從中深刻的體會到注意溝通的時間、地點和場合是多么重要。學生能夠接受并理解教師,能夠有效的幫助教師開展班級管理的工作。
4.溝通管理時要掌握方法和技巧,以理服人
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教師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時候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理服人,做好榜樣和帶頭作用。與此同時,教師對于學生的批評教育應該有理有據,如果僅僅因為自己的身份而對學生進行無端的批評和教育,不僅不會起到教育引導學生的作用,很有可能適得其反,使得自己失去學生的信任和尊重,這就希望教師用真誠的心和正確的道理去教育學生,比如可以舉例,偉大的毛澤東主席在讀書過程中偏科現象十分嚴重,對于數學、物理等學科的學習可謂是一竅不通,經常不及格,但是他不氣餒,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同樣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這樣學生能從中汲取營養,找到自信和前進的動力,可見溝通時以理服人十分重要。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可以讓學生理解教師的用意,不斷完善自己,師生之間彼此理解和尊重才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班主任教育指導學生,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以及對于學生的管理是一門藝術,是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作為教師與學生及時的溝通交流不僅有助于自己今后的課堂教育教學,更對于自己管理班級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學會換位思考,以理服人,注意溝通的場合、地點和方式方法,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更好的因材施教。這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不僅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不斷發展、不斷進步,也會讓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蔣秀琴.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J]教育博客,2009,(12)
[2] 王桃英.試論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