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永卓瑪
摘要:小學階段,是孩子身心發展成熟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樹立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階段。小學班主任在小學生的在校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清楚認識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顯得極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教育;行為養成;班主任;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41-01
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定》,小學班主任在面對主要教育任務時,需要以通過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指導思想,以全面關心、教育、管理學生為基本內容以培養"四有人才"為目標。小學班主任的主要職責是要抓好小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打好扎實的科學文化基礎,協調各任課老師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學生參加有益的實踐活動,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系,素質教育大力開展,小學班主任不僅應將自己的任務與職責明確在心間,更應該積極探索新情況新形勢下小學生的管理與實踐工作。
1.把愛平等的放在心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可以感染人的心靈,可以讓人向善,學生的成長不能缺少愛。班級是個大家庭,班主任是孩子們的大家長,孩子們都渴望得到她的愛,所以老師要平等的對待任何一個學生。不能以成績優劣來確定對孩子的喜愛,也不能僅僅因為某些孩子優越的家庭條件就尤為偏愛。同時,老師也要教會孩子去愛身邊的人,愛父母,愛同學,讓班級成為一個有愛的大集體。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安全是保證教學工作穩步進行的前提。為保證學生的安全,我時時注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除利用班會課進行講解、學習外,還采取許多安全措施:我每天到校后都要檢查教室,提前排除安全隱患。對學生的行為給予一定的約束,針對上下樓梯易出現事故這一情況,我每天派學生值勤,監督、提醒違紀學生,禁止追逐打鬧,教育學生上、放學路上注意交通安全。時刻注意學生的言行,排除不安定因素,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3.小干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決定的。小干部對班集體有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干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
班干部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班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其一,要大力表揚干部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干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通過班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4. 要嚴愛相濟,關心愛護每個學生,用愛心轉化后進生
嚴師出高徒,愛心固然是偉大的,但是絕對不是萬能的。不妨想想:孩子與父母間的與生俱來的血緣聯系是什么都沒有辦法阻礙的,我們能說他們的父母不愛他們嗎?可是為什么孩子有時還常常出現逆反心理與父母慪氣、鬧情緒呢?所以,對學生付出的愛是門藝術,何時付出,怎樣付出,付出后怎樣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班主任用心去考慮去設計。如果僅有愛心,沒有嚴格要求也不行。現在的孩子大都是不缺少愛的,或者說他們擁有的愛太多了,以至于在我們對他們付出愛時,他們以為是理所當然。所以,我想: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離不開嚴格要求。當然,嚴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愛的感情。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特別是要善待后進生,恢復他們的自信,激發他們的熱情。我經常找他們談心。這些有意無意的談心,往往會增進師生感情,使學生覺得老師很在乎他們、很看重他們,從而有心靈的歸屬感,特別是對他們的點滴進步,我都在班內大肆宣傳,使他們成為班級核心,讓他們有自豪感,從而使他們鼓起與人交往的勇氣,增強信心。
提高后進生的成績,不僅是對后進生的幫助,更對班級集體成績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后進生成績之所以差,是有多種原因存在的。學生可能存在智力上的細微不同,但更多的是學習態度及學習方法上的問題。班主任應該耐下心,多觀察這些學生,同時與學生本人及家長做好交流溝通,共同分析,找出原因,改進方法。其次,對后進生的教育工作一定要持久暫。時的工作不可能從深層意識里改變學生的習慣,所以老師要和家長共同監督,促進孩子學習習慣的改進與成績的提升。同時,班主任還應該對后進生進行不斷地鼓勵與表揚,這樣他們會在學習上找到更多的自信與樂趣,從而更有學習的積極性的。
5.加強家校聯系
通過幾年班主任工作,我體會到,要管理好班級,教育好學生,就要對事業、對學生有充分的愛心投入。要像父母愛子女那樣理解和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平時,我關心愛護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對一些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更是傾注更多的愛和心血。一旦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特殊情況,我總是及時主動地和家長聯系,取得家長協助,向他們了解情況,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互相配合,使每一位學生都健康成長。
6.以強化常規訓練帶動教育教學工作
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一個學生調皮搗蛋、不合常規的舉動往往會使一堂好課留下遺憾,使整個集體活動宣告失敗,甚至使全班努力爭取的榮譽付諸東流,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利益,因此,要扎實有效地加強一個學生的常規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的常規、課堂常規、集會及出操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參觀常規和路隊常規等諸多方面。訓練可以通過集體或個人、單項強化或全面優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務必使每個學生都樹立"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力,養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
7. 擬定集體與個人的遠、近期目標
有目標才有動力,班主任要根據學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實際情況,擬定全班與小組在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的遠、近期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明確班級和小組正在努力奮斗的目標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學習和生活,從而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動力。然后,要對每一個學生擬定切實的個人遠、近期目標,將集體的動力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幫助和鼓勵每一個人進步,使每個人都在明顯而又易于承受的壓力下自覺要求自己。
目標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過努力去實現目標,提高學生的素質才是目的。因此,鑒于小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征,有兩點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標較之遠期目標更有激勵作用;二是目標的制定必須切實,讓孩子"跳一跳,摘桃子",不能好高騖遠,以免喪失孩子信心。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加強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實踐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關系到班級的穩定運行,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系到教師管理水平的提升,從長遠角度來說更關系到我國素質教育偉大目標的最終成敗。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教師,我們必須群策群力,積極研究加強班級管理的創新辦法,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化管理為服務,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點滴做起,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身心需求,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時刻以身作則,用榜樣的力量去感召學生,從而在班級中建立起一種和諧的集體氛圍,并最終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